阿里罰單後 誰是下一家

星期六,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反壟斷調查處罰結果,發出《行政指導書》和《行政處罰書》,由於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並處於182.28億元罰款。阿里被處罰,罰單落地憂慮消除,今日表現不差。其他科技巨企應聲下跌,反壟斷法對他們有什麼影響呢?那一家最危險是下一個被罰對象呢?

反壟斷法阿里落實被罰

在2020年11月,在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後,雖然互聯網巨企都與監管部門積極溝通交流,加深理解政策,以落實監管要求。未來也會以更加相容並包的開放態度與監管加深合作,持續推進行業數位化發展。

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向阿里巴巴由於「二選一」壟斷行為被處以 182.28 億元罰款,阿里巴巴回應表示誠懇接受,堅決服從。阿里被罰金額相當於2019年國內營收的4%,預計罰金對2021財年 non-GAAP 淨利潤影響為11%。

同時要求阿里加大平臺內數據和支付、應用等資源端口的開放力度,充分尊重用戶選擇權,不得沒有正當理由拒絕交易,促進跨平臺互聯互通和互操作。

由於之前政策實施力度以及相關認定方式並不清晰,阿里集團被處罰落地預計將引發新一輪負面市場情緒釋放,同時階段性來看相關平臺型公司在預期變現率上的提升空間和速度或受到壓制。處罰落地,阿里長期受壓,股價落後得而釋放,表現或回歸基本面。

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預計監管部門的反壟斷不會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相信此次罰款將會反映在本季度財報中。

互聯網競爭進入存量博弈 產生排他性

眾所週知互聯網紅利越來越少,流量端的爭奪進入存量博弈,各平臺競爭重點從爭奪用戶向爭奪消費者有限時間約束和預算約束轉移,產生很大的排他性。同時各種預算也對發展有不利的影響﹐開放競爭適者生存。

電商產業鏈物流、支付、運營等基礎設施持續完善賦予了商家多平臺、全管道經營的可能性,反壟斷從監管和政策層面進一步消除了商家多平臺棲息的阻礙。

電商平臺為了粘性,補貼拉新效果明顯,但不一定能使客戶再次購物,要有獨特性方便才能長期吸引消費者。

或者為了中國開放電商平臺給國際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先行一步立法,為以後監管提供理據。

誰最大機會是下一個?

美團是下一個?
去年,多個媒體報道,用戶在使用美團支付時發現,美團月付和銀行卡支付佔據優先位置,微信支付,Apple Pay也在支付選擇列表上,但支付寶支付不再顯示。

美團APP不允許使用支付寶支付,實際上是一種“排他性行為”,這適用於《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第四款規定: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

外賣業務自2020年初以來已取消和獨家商戶之間綁定,傭金費率方面提供較大的優惠空間。外賣平臺收費很大程度是提供配送的費用。

美團的騎手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新業務還在燒錢階段,萬一出事,會影響到300萬騎手的生計。現時騎手組成大多是90後,跟據美團報告這些騎手每月平均可獲得4000元以上收入。

去年12月,美團遭遇反壟斷訴訟,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立案審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民事案件受理通知書(2020)京73民初888號顯示,王某訴被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案,經審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受理條件,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決定立案審理。

美團在外賣市場佔比超過67%,但美團仍處於虧損狀態,對其影響重大。由於已經立案調查,美團被處罰機會很大,但是罰金不會跟阿里一樣吧!

那會不會是騰訊呢?
由於騰訊在手遊市場獨大,社交平臺微信更是雄霸一方。加上微信支付平臺跟支付寶長期競爭關係,騰訊有機會面臨反壟斷監管調查。

據媒體透露,近期騰訊控股創始人馬化騰會見反壟斷監管機構官員。消息透露,雙方在會談中,討論了騰訊如何能夠更好地遵守反壟監管規定。據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局長吳振國也參加了會議,他對騰訊的部分業務操作表達擔憂,並要求騰訊遵守反壟斷規定。

是京東或拼多多嗎?
京東全管道家電零售市佔率為28.9%,測算京東線上上家電零售市場份額達55.8%。但是京東大部分的店自營模式為主,佔比87%。沒有通過柰止其他平臺開店的操作,被認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機會很低。

拼多多百億補貼欄目已經從早期大單品的大額現金補貼逐漸轉為品牌折扣商家在追求「高週轉」下的主動降價,而社區團購也從早期依賴補貼的野蠻生長期邁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後續補貼將趨於合理和規範。

拼多多不是市場老大,被叮上的機會很小。

結語

阿里反壟斷巨額罰單後,可以引導其他企業自發整改。除了強制「二選一」外,其他濫用市場地位行為如協調商家集體漲價、殺熟以及巨額補貼等有望得以遏止。下一家巨企是誰,小編覺得騰訊及美團機會最大。而騰訊是最大互聯網企業,應該難以置身事外。美團去年12月遭遇反壟斷訴訟,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決定立案審理。

Disclaimer © 2024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