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基建刺激消費 全年的主旋律

最近公佈的中國GDP增速達8.1%,高於市場預期,中國的經濟很好嗎?但是由人行近期調降中期借貸便利(MLF)和逆回購利率的舉措,今日人行副行長表示,要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中國經濟嚴峻?為什麼呢?在這些動作後市場那些股是機會呢?

中國GDP增速高預期

中國公佈2021年GDP增速達8.1%,高於市場預期,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7.7萬美元,居世界第二。按照IMF的預測數據,中國GDP與美國的比例,也有望從2020年的70.5%,提高至77.3%。

GDP增速達8.1%

該數字受到「低基數效應」的影響,比如2021年一季度達到18.3%,原因是2020年第一季受疫情打擊,罕見地下降6.8%,因此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速看起來偏高。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和2021兩年平均增長5.1%,符合市場預期惖。

看似美麗的數據背後,其實經濟逐季快速走低,特別是四季度4%的中低速增長屬於近年來十分罕見的較差表現。這樣的經濟下行壓力大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

進出口增長不可持續

經濟學家通常把經常把投資、消費、出口,看作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由公佈數據來看,去年中國總出口達21.73萬億元,增長21.2%;進口17.37萬億元,增長21.5%。與2019年相比,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23.9%、26.1%、21.2%。

進出口增速近年最快

以美元計價,2021年我國年度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05萬億美元,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達到了歷史高點。2021年,全球經濟整體呈現復蘇態勢,我國對歐盟、非洲出口增速均超過20%,對拉丁美洲出口增速超過40%。

這樣的數據,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年東南亞疫情反覆,工廠轉單中國造成。今年隨著疫苗接種率增加,東南亞生產基本上恢復。我國要再保持如此高的增速,有點不切實際。

消費及投資孱弱

因三條紅線引發內地產危機,個種風險因素的擔憂,也造成我國內需令人擔憂。

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2.5%。在2020年的低基數效應下,中國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才實現12.5%的增長,兩年平均增長率僅有3.9%,成為經濟中最薄弱的環節。

去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1.7%,遠低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的3.7%,創2020年8月以來最低。

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4.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3.9%。

由細分領域來看,基礎設施投資僅增長0.4%,製造業投資增長13.5%,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僅為4.4%。

MLF量增價降 貨幣政策避免信貸塌方

由上面的資料來看,今年政府主要會在加大投資,刺激內需著手,但因為中央多次提及房住不炒政策,房地產開發投資應該不會有太大增長空間。

1月17日,人行做出時隔21個月後調降中期借貸便利(MLF)和逆回購利率的舉措,而且幅度均為市場預期上限的10個基點(bp)。

減息了

MLF續做量增價降,力度超預期,體現央行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穩定市場信心。主要是經濟面臨三重壓力,近兩月的金融數據反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

1月18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 當前重點的目標是穩,政策的要求是發力,其中包括充足發力,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保持總量穩定,避免信貸塌方。

102項重大工程專案

人行強調,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信貸支持。

早前,多個地方政府集體發佈重點建設專案名單,或組織集中開工一批重點專案。此前,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透露,財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也透露,已形成2022年專項債券專案準備清單,為2022年專項債券加快發行使用打下扎實的專案基礎。

除了人行派貨幣寛鬆的定心丸,發改委2022年首場新聞發佈會拋出至少10個“大紅包”。發改委指出,時研究提出振作工業運行的針對性措施,適當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專案,按照“資金跟著專案走”的要求,儘快將去年四季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落實到具體專案,抓緊發行已下達額度,力爭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那些版塊需要留意呢?

政府大派定心丸,提出加快推出重大工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信貸支持。明顯上,中國會在政府支出上大作文章,這樣對於基建相關的企業是利多,慢慢會在價上反應。

首先要留意的是國資控股的巨型基建上市公司,例如中國交建(1800)、中國中鐵(390)、中國鐵建(1186)。

另外,基建所需的水泥及鋼鐵股也需留意,中國建材(3323)、海螺水泥(914)、華潤水泥(1313)等,鋼鐵以馬鋼(323)及鞍鋼(347)為首。工程機械股的中聯重科(1157)這些也需留神。

其次,5G網路、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成為各方的重點投資領域。各級政府可以積極作為,適度超前開展新基建投資,並通過投資補助、出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給予新型基礎設施專案必要的支持。

之後再留意的綠色發展,這些新能源必然是光伏及風電應該會在之後慢慢上馬,不過綠電這麼股近期弱勢,需靜待回調。

最後,政府的財政刺激,各種新基建投資,連接消費甚至直接創造新型消費,具有較大的乘數效應。

結語

雖然,美聯儲正在Taper,預計3月開始加息,之後還會縮表。中國去年是世界少數去槓桿的國家,現時經濟嚴峻,人行貨幣政策出招,地方政府在基建上發力,發改委指適當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專案。這些作為慢慢形成乘數效應,刺激經濟及消費。今年股市方面,跟着國家政策走,港股應該比去年來得容易一些。

Disclaimer © 2024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