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綠色炸彈」殺到,相信上班族已陸續收到報稅表,是時候要想想怎樣免稅、扣稅。Tasty小編幫大家整理了報稅大攻略,即刻看看有什麼報稅貼士!
稅務局已寄出本年度個別人士報税表,納税人須於報税表發出日期起,1個月內填妥並提交,遲交可被罰$1萬元。如利用網上報稅方式,則可延長1個月寛限。填妥報稅表後,以一般薪俸稅納稅人為準,2025年1月繳交第一期稅款,4月繳交第二期稅款。
扣稅項目如下:
- 一次性寬減稅–$3,00扣稅上限:
稅務寬減措施上限調整,寬減100%利得税、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每宗個案上限減至$3,000元。如納税人所需繳交稅項不超過$3,000元,即不需要交稅。 - 自願醫保–$8,00扣稅上限:
參加自願醫保計劃保費,每名受保人可獲最高$8,000元扣稅上限。 - 住宅租金、供樓–$100,000扣稅上限:
不持有住宅物業的租樓一族,以及持有本港境內物業並自住的供樓人士,可申請扣稅,最高上限每年$10萬元。不過,買入未能入伙的遠期樓花,是不能申請供樓利息免稅額的。現時稅務局規定,納稅人須在自己已真正入住「自住物業」後,才可申請、享用「居所貸款利息免稅額」。 - 強積金強制性供款–$18,000扣稅上限:
如有參加強積金計劃、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可獲最高$1萬8000元扣稅上限。 - 個人進修開支–$100,000扣稅上限:
在合資格機構進修,可獲得最高$10萬扣稅上限。 - 年金、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60,000扣稅上限:
如有合資格年金保費、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可獲最高$6萬元扣稅上限。 - 住宿照顧開支–$100,000扣稅上限:
如有支付長者住宿照顧開支的話,每負責一名長者,可獲最高$10萬元扣稅上限。 - 認可慈善捐款–35%扣稅上限:
於認可慈善單位捐款,可獲最高35%扣稅上限。但每次捐款金額,不可少於$100元。
- 以前7項扣稅項目計算,總共能扣除$486,000元。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免稅項目,包括:
- 基本免稅額($132,000)
- 已婚人士免税額($264,000)
- 子女免税額(每名$130,000,適用於第1至9名)
- 單親免税額($132,000)
- 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每名$37,500計算)
- 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免稅額(每名$50,000)
- 傷殘人士免税額(每名$75,000)
- 傷殘受養人免税額(每名$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