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上周六已經表明,增發特別國債救市規模不會少,目前只待月底立法機關(人大)通過法律程序。在月底人大公布前,預料中港兩市會在高位爭持,待月底好消息公布後向上突破。
國新辦上周六(12日)新聞發布會,財政部表明中央財政加杠桿的政策決心,釋放充分的積極信號,並給出地方化債、地產支持、銀行注資等主要政策方向和大致力度,有利於穩經濟和穩預期。
由於記者會上並沒有市場希望得到的具體加杠桿規模,中港股市今晨先震一震,但在內地打擊大股東違規減持,並責令購回股份及上繳價差的消息公布後,中港股市隨即反彈,A股以接近上午最高位收市。
經過今晨的先跌後彈,我估計港股很大機會將在20000至22000點的10%波幅之間爭持,等待月底人大公布好消息。在此期間,大家可以考慮先行炒上落,或者索性候低分注吸納。我的理想入市位在19700至20000點之間,如果本周未能回落至這個水平,則考慮調高入市位。
高息中特股 逢低可吸納
至於股份方面,首選高息中特股,特別是內銀股。藍佛安在記者會上明確指示,大型內銀將獲得補充一級資本,此舉將有利內銀股。此外,內銀股普遍高息,亦能吸引合資格機構,通過人行創設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簡稱SFISF)」,賺取息差。
除了內銀股外,長期高股息的中資電訊、石油、煤炭、基建等相關股份,亦是逢低吸納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