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決定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對上一次阿爺提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經是2008年底,當日正是金融海嘯後的動盪時期。回顧2009-2010年的「適度寬鬆」年代,中港股市均大幅反彈,中長線而言,勿與中央對著幹,中港股市逢低可吸。
先講結論:如回調至20000點或以下,可考慮趁低吸納,跌破19000止蝕,上望前浪頂23200區。
12月9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推行「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
幣策「穩健」轉「適度寬鬆」
其中,最為市場人士關注的重點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因為自2011年至2024年間,貨幣政策的基調一直為「穩健」,如今改為「適度寬鬆」,意味著央行將會大幅放水,不單只降準、減息可期,更可能推出創新的政策工具,「穩住樓市股市」。
華創證券認為,今次會議有5個超預期:
①第一個超預期——2024年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將完成。
②第二個超預期——穩住股市樓市。
③第三個超預期——貨幣政策定調十年大變化。
④第四個超預期——加強“超常規”的逆周期調節。
⑤第五個超預期——擴內需排序提前,民生保障加碼。
經濟面臨沖擊 幣策較大調整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指出,將貨幣政策基調調整至“適度寬松”,為實施更大力度的降準、降息創造適宜的政策環境。經濟面臨嚴重沖擊時,貨幣政策基調往往會進行方向性的或幅度較大的調整。
民生證券認為,政治局會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特征:時間早、訴求強、力度大。該行亦提出以下5個重點:
1)更加強調預期管理,政策下好“先手棋”比“後手棋”更為重要,在外部沖擊時“搶跑”曲線,以進促穩很關鍵;
2)更大力度的降準降息,同時對匯率約束的容忍度可能會更大,畢竟這是2009年以來首次改變貨幣政策立場;
3)更大幅度的赤字上調,更靈活的財政布局(提前使用),這在之前人大常委會藍部長的發言中已經呼之欲出;
4)政策風格很可能從相機抉擇、轉向持續加碼,比如財政預算資金或可以前置使用,表現為“用完一批、又出一批”的持續加碼形式;
5)更加強調財政貨幣協調,明年較大的舉債和赤字空間將投向消費、化債等領域,央行也將通過擴大國債買賣工具規模予以配合。
總結而言,2025年內地事隔14年後再次進入「適度寬鬆」年代,對上一次寬鬆,中港股樓雙飛,今次亦值得憧憬。今晨港股先高後低,短線走勢欠佳,惟中線而言,不宜與中央對著幹,如果回調至20000點或以下,可考慮趁低吸納,跌破19000止蝕,上望前浪頂23200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