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重申對微軟買入評級 戰略優化調整數據中心租約

高盛於2月24日發佈報告,重申對微軟的「買入」評級,目標股價漲幅22.5%,並維持其2025-2026財年資本支出預測(88億/91億美元)。儘管微軟近期調整了部分數據中心租約,但高盛認為這是戰略優化而非戰略收縮,長期看好其在生成式AI和雲服務領域的領導地位。

微軟的戰略調整與資本配置​
微軟取消部分數據中心租賃(涉及數百兆瓦電力),但強調仍將執行原定的800億美元資本支出計畫,表明其靈活優化資源分配,而非削減整體投入。

高盛認為此舉反映微軟作為「負責任的資本配置者」的定位,聚焦高回報領域,例如AI推理和上層應用開發。

從基礎設施層(如數據中心建設)向平臺層(如Azure AI服務)和應用層(如Copilot)遷移,提升長期盈利效率。

核心競爭優勢
微軟在應用層​(Teams、Office 365集成AI)、平臺層​(Azure AI、GitHub Copilot)、基礎設施層​(全球數據中心網路)的全面佈局,形成協同效應。生成式AI從底層算力需求轉向商業化應用(如企業智能助手、數據分析),微軟憑藉端到端服務能力佔據先機。

財務與業務指標強勁​
微軟剩餘履約義務(RPO)達3000億美元:預示未來收入確定性,客戶長期雲合約鎖定。AI收入飆升至130億美元:生成式AI產品(如Azure OpenAI服務)快速商業化。商業訂單同比增長75%:反映企業級市場對微軟AI解決方案的強烈需求。

盈利增長​
雲業務年化收入突破1000億美元後,規模效應顯現,預計2028財年每股收益(EPS)將翻倍。生成式AI初期依賴大規模算力投入(訓練階段),而未來價值將向推理(實際應用)轉移。微軟憑藉成熟的商業化場景(如Dynamics 365 Copilot)可高效變現AI能力。

微軟是唯一覆蓋IaaS、PaaS、SaaS的全棧雲服務商,能夠承接企業從底層基礎設施到頂層應用的全生命週期需求,尤其在數位化轉型、AI/ML部署等領域佔據主導。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