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CoWoS封裝被cut單 NVDA及TSM雙雙大跌

有供應鏈消息稱,英偉達在臺積電的CoWoS先進封裝訂單從40萬片縮減至38萬片,疊加Hopper GPU臨近生命週期尾聲,市場擔憂AI需求放緩。這直接導致3月4日(週一)英偉達股價重挫8.69%。

臺積電產能調整的誤解​
此前臺積電因產能限制曾考慮外包部分CoWoS-S/R訂單,但最終未實施。當前臺積電產能壓力緩解,反而被解讀為封裝需求下降的信號。

生產戰略升級​
英偉達正加速從B200系列GPU向B300系列過渡,同時新一代Blackwell GPU採用CoWoS-L技術(需新生產線),導致原有CoWoS-S訂單減少。黃仁勳明確表示,訂單數字變化僅反映技術升級,並非需求削減。

產能規劃穩定​
郭明錤指出,英偉達2025年在臺積電的CoWoS訂單約為37萬片,與市場預期的38萬片差異屬正常波動範圍。臺積電仍按計畫擴產,目標2025年底實現月產能7萬片。

CoWoS-L技術導入初期良率問題​
Blackwell GPU採用的CoWoS-L技術需結合矽仲介層和重分佈層,當前良率僅70%-80%(低於CoWoS-S的99%),短期內影響產出效率,但長期將隨技術成熟改善。

臺積電擴產策略穩健​
臺積電通過收購群創南科廠(AP8)提升CoWoS-L產能,並計畫在竹南、龍潭等基地推進InFO-M等新封裝技術,以匹配多元需求。

超額預訂的調整​
J.P. Morgan分析指出,客戶此前因AI熱潮對CoWoS產能過度樂觀,臺積電要求精准訂單預測後,部分訂單下調8-10%屬於合理調整,而非需求逆轉。

資訊傳遞失真​
郭明錤認為,市場高估了臺積電的產能上限(如誤傳月產能10萬片),並將產品迭代誤解為訂單收縮。此外,英偉達未公開的產能需求假設外流,加劇了誤判。

長期需求仍強勁
首季營收已達110億美元,推理算力需求推動長期增長。Trainium 2晶片及中國H20需求反彈支撐訂單。臺積電在先進制程(N3/N2)和封裝領域的領先地位難以撼動。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