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指經濟經歷「排毒期」 不排除今年衰退的可能性

新任財長貝森特指出,拜登執政期間的經濟增長高度依賴政府支出,導致私營部門活力不足。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美國95%的就業增長集中於公共部門,而製造業和資訊技術領域就業萎縮。這種模式雖支撐了短期GDP數據,卻掩蓋了私營部門衰退的現實。貝森特認為,經濟需經歷「排毒期」,即通過削減政府支出、放鬆監管和稅收優惠,將增長動能轉向私營部門。

貝森特將當前通脹粘性歸咎於拜登時期的「過度支出」,並強調特朗普政府將通過關稅政策重新平衡經濟結構。然而,亞特蘭大聯儲預測2025年一季度GDP可能萎縮2.825%,若成真將是疫情後首次負增長,凸顯政策調整的脆弱性。

特朗普的「雙刃劍」策略

特朗普承認關稅可能推高通脹,但認為降息可抵消其影響。美聯儲《褐皮書》顯示,企業因關稅預期已提前漲價,水果、電子產品等消費品價格上升壓力顯著。早前,沃爾瑪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10%以分攤關稅成本,但遭抵制,最終可能轉嫁消費者。

耶魯大學測算,特朗普關稅或使美國家庭年均開銷增加1600-2000美元,CPI上升1.0%-1.2%。

一次性調整?

貝森特淡化關稅的長期通脹影響,稱其為「一次性調整」,但經濟學家警告這可能削弱美聯儲降息空間。若關稅導致供應鏈本土化滯後,短期價格衝擊或演變為持續性通脹,迫使美聯儲在抗通脹與穩增長間艱難抉擇。

全美製造商協會調查顯示,76.2%企業將貿易不確定性列為首要挑戰,較前一季度激增40個百分點。部分企業採取「提前囤貨」「供應鏈分散」等應急措施,但長期投資決策陷入停滯。穆迪分析預測,若全面實施關稅且遭報復,美國GDP將萎縮0.6%,損失25萬個就業崗位。

特朗普強調「4月後不再有迴旋餘地」,屆時可能實施全球對等關稅。若加墨在芬太尼問題上未達美方要求,25%關稅將恢復,並擴大至鋼鋁進口。共和黨若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遭遇經濟衰退,可能迫使特朗普調整政策。當前標普500指數已回吐大選後全部漲幅,若再跌15%或觸發政策轉向。

不過,特朗普政策搖擺加劇不確定性,過去一周,特朗普政府對加墨關稅政策多次反轉。
​3月4日:宣佈對加墨全面徵收25%關稅。
​3月5日:豁免福特等三大汽車製造商。
​3月6日:暫緩所有符合美墨加協定商品的關稅至4月2日。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