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徵收永久性關稅 傳統車企受挫股價下跌

根據白宮公告,自2025年4月2日起,美國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乘用車、輕型卡車及關鍵零部件(發動機、變速箱、動力總成等)徵收25%的永久性關稅。符合《美墨加協定》的零部件可暫時免征關稅,但需在商務部和海關協商後重新評估。進口汽車零部件給予最長一個月寬限期,最遲於5月3日執行。

特朗普宣稱該關稅旨在「保護國家安全」並推動製造業回流,預計每年可為美國創造1000億美元財政收入。但經濟學家指出,此舉將導致美國市場新車均價(當前約4.9萬美元)進一步上漲,抑制消費需求,並可能引發汽車行業大規模裁員。彼得森研究所測算,關稅將使每輛進口車成本增加約1.2萬美元。

車企受挫
通用汽車(GM.N)股價單日下跌3.12%,福特汽車(F.N)跌超3%,斯泰蘭蒂斯集團(STLA)跌幅達3.6%。德國車企中,寶馬、賓士、大眾當日分別下跌2%、2.1%和1.6%[^用戶提供數據]。

儘管特斯拉(TSLA)因本土化生產豁免關稅,盤後股價上漲,但其供應鏈依賴進口零部件(如電池組件)仍面臨成本壓力。馬斯克在社交媒體承認「關稅對特斯拉影響重大」。

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福特董事會主席比爾·福特緊急約見白宮官員遊說,要求對特定零部件豁免[^用戶提供數據]。特斯拉則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交報告,強調「部分零部件難以本土化採購」,呼籲政策調整。

加拿大總理卡尼宣佈設立20億加元汽車產業保護基金,並計畫對美實施報復性關稅,稱這是「對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批評關稅「損人不利己」,德法車企聯合聲明稱該政策將導致北美消費者承擔更高成本。

墨西哥汽車工業協會預警,北美地區約38%的汽車零部件跨境流動將受衝擊,可能迫使車企將組裝環節遷至東南亞以規避關稅。日本經濟產業省已啟動緊急磋商,評估對豐田、本田等企業的影響。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