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從1月的50.9降至2月的50.3,接近榮枯線(50),新訂單指數更大幅下降6.5點至48.6,為2020年4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儘管生產指數仍略高於擴張區間(50.7),但訂單萎縮導致工廠招聘意願下降,就業指數跌至47.6,過去9個月中有8個月處於收縮狀態。
原材料價格飆升
ISM支付價格指數躍升7.5點至62.4,創2022年6月以來最高水準,主要受鋼鋁關稅影響。特朗普政府宣佈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鋼鋁進口徵收25%關稅(3月12日生效),直接推高鋼鐵和鋁材價格,導致供應鏈成本激增。
供應商交貨時間顯著延長,交貨指數從50.9升至54.5,反映出關稅前企業加速訂單引發的物流堵塞。部分供應商因成本分攤爭議暫停接單,加劇原材料短缺風險。
需求疲軟
新訂單的斷崖式下降(從55.1降至48.6)顯示終端需求疲軟,而庫存指數持續低位(45.9)表明企業仍以去庫存為主。部分行業(如運輸設備)因關稅不確定性暫停新訂單,進一步抑制生產計畫。
儘管投入成本上升,但需求不足限制了企業向消費者轉嫁成本的能力。例如,化工、塑膠製品等行業面臨出口競爭力下降,可能導致國內供應過剩和價格下跌。
GDP環比負2.8%!!!
亞特蘭大聯儲預測一季度GDP環比下降2.8%,主要因建築支出減少(1月下降0.2%)和製造業疲軟。若消費端持續低迷(1月個人消費支出創四年最大降幅),可能拖累整體復蘇。
特朗普政府擬擴大關稅範圍至汽車零部件(約320億美元)和衍生產品,可能進一步推高製造業成本並引發貿易夥伴反制,加劇全球供應鏈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