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循環戰略的核心是通過擴大內需、優化供給結構、強化科技創新實現經濟內生增長,而港股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資本市場的橋樑。近年來內地資金通過港股通持續南下,2020年淨流入規模達7000億港元,2024年政策寬鬆後,港股成交額中內地資金占比一度超30%,逐步掌握定價權。
美國關稅之下,內需變得更加重要,大家可以留意內循環相關個股。
政策紅利與資金流向
內地貨幣政策持續寬鬆,2024年底央行降准降息釋放超預期流動性,港股恒生指數單日大漲3.55%,地產、金融等資本密集型板塊受益顯著。2025年兩會提出“適度寬鬆”貨幣政策,7天逆回購利率或再降60bp至0.9%的歷史低位,進一步降低港股融資成本,提振市場風險偏好。
新質生產力
兩會首提“具身智能、6G”等方向,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如騰訊、中芯國際)獲南下資金重點加倉,2025年初南下資金連續13日增持騰訊,推動其股價年內漲幅超18%。
高股息防禦
港股電信(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能源(中海油)等央國企股息率超7%,在低利率環境下凸顯配置價值。
內需升級
內需成為對沖外需不確定性的核心抓手,港股消費板塊(如美團、李寧)在政策補貼下盈利預期改善,2025年3月消費ETF淨流入規模環比增長40%。
食品飲料
華潤飲料 (02460.HK)
核心業務:旗下擁有“怡寶”純淨水、茶飲料及果汁品牌,2024年2月20日港股上市,募資25.86億港元。
市場表現:上市首日股價漲幅15.03%,市值達391.62億港元,公開發售超額認購234.49倍,國際發售獲24.47倍認購。
蜜雪冰城 (02097.HK)
核心業務:全球現制茶飲龍頭,主打極致性價比,門店超4.5萬家(東南亞占比超70%)。
市場表現:2025年3月3日上市首日股價大漲43.21%,市值達1093億港元,成為港股新茶飲市值第一股。
古茗 (01364.HK)
核心業務:新茶飲品牌,聚焦下沉市場,計畫通過港股IPO募資18.13億港元。
市場表現:2025年2月12日上市首日市值突破230億港元,東南亞佈局加速(印尼、越南子公司已設立)。
達利食品 (03799.HK)
核心業務:涵蓋飲料(和其正涼茶、豆本豆植物奶)、食品等,2015年港股上市,能量飲料“樂虎”市占率4.2%。
維他奶國際 (00345.HK)
核心業務:豆奶、茶飲料及果汁,2022財年中報顯示收入增長受內地市場復蘇驅動。
日用品與服裝
李寧 (2331.HK):運動服飾品牌,受益國潮趨勢及健康消費升級。
安踏 (2020.HK):運動服飾品牌。
老鋪黃金(6181.HK):高端黃金珠寶商,2024年港股募資10.42億港元拓展零售網路。
電商與新零售
美團-W (3690.HK):本地生活服務龍頭,整合即時零售與到店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