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理事沃勒在4月24日的講話中明確表示,若特朗普政府重新實施激進的關稅政策導致失業率顯著上升,他將支持降息。
降息觸發條件
若失業率突破美聯儲預期的4.4%閾值(當前為4.1%),且經濟出現停滯,他將主張“更快、更大幅度”的降息。
他認為關稅對經濟數據的實質性影響將在7月後顯現,短期內(7月前)不會顯著衝擊美國經濟。沃勒強調關稅帶來的通脹效應是“一次性的價格衝擊”,美聯儲無需對此過度反應,而應優先關注就業市場惡化風險。
沃勒的立場與美聯儲內部主流觀點存在顯著差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及其他官員(如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馬克)更強調錨定通脹預期的重要性,認為關稅可能導致持續性通脹壓力,需謹慎平衡物價穩定與就業目標。例如,鮑威爾曾警告,若通脹與失業率同時惡化,美聯儲可能面臨類似1970年代滯脹的困境。
沃勒主張根據失業率變化靈活調整政策,而鮑威爾則堅持“數據依賴”的漸進路徑,稱“不急於降息”,並避免釋放過早寬鬆的信號。
沃勒的鴿派言論對市場產生直接影響,納斯達克100指數漲超2%,半導體板塊領漲(如英偉達股價反彈),反映市場對降息預期的樂觀情緒。
利率互換合約顯示,市場對6月降息的押注概率升至65%,全年預計降息幅度達100個基點。若高關稅持續,美聯儲可能在7月啟動降息(全年100基點);若談判緩解貿易摩擦,則可能推遲至12月小幅降息一次。
批評者認為,關稅可能導致進口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如依賴進口的鮮花、鋼鐵等行業已受衝擊),疊加美國民眾債務高企(信用卡債務達1.21萬億美元),可能形成“工資-物價螺旋”。沃勒被視為鮑威爾的潛在繼任者,其表態被解讀為向特朗普政府妥協,可能削弱美聯儲獨立性。知名財經記者Nick Timiraos指出,沃勒的立場需要“直面關稅的勇氣”,暗示其可能忽視長期通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