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稱為「共享單車第一股」的永安行發盈警,公司預計 2025 年半年度虧損為6200萬至8000萬元,同比擴大694.63%至925.3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虧損為6300萬元至8100萬元。
公司解釋,受宏觀環境影響,公共自行車項目增量不足、存量縮減,導致公司當期收入減少。另外亦受到應收賬款的影響,由於公司主營業務中的公共自行車業務是「TO G 模式」,主要客戶為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因部分客戶拖延付款造成應收款項未能及時到賬,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增加,致當期利潤下降。
永安行於2017年正式上市,與主要面向C端的共享單車模式不同,公司起初主要專注有樁公共自行車,並由地方政府進行采購。
在2017年,永安行營業收入為10.55億元,同比增長36.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6億元,同比增長343.85%。同年,永安行將旗下的共享單車資產永安行低碳與哈囉單車進行合並。合並之後,哈囉單車創始人楊磊出任新公司CEO,永安行也成了哈囉出行的股東。
然而,合並之後業績出現連年虧蝕。2018年,永安行營業收入8.45億元,同比下降19.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9億元,同比下降76.89%。根據內媒報道,永安行業績從2020年至今,一直處於下行態勢,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連續3年陷入虧損。
哈囉「借殼上市」
今年3月,哈囉入股永安行,哈囉和楊磊合計直接持股永安行上市公司38.21%,成為永安行的控股股東,而楊磊則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這一舉動被外界認為是哈囉有意通過收購永安行實現借殼上市,永安行也在多個交易日接連斬獲漲停板。
同月,永安行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公告稱關注到市場出現相關媒體報道「哈囉借殼」的新聞,澄清本次股權轉讓不包含任何資產注入的安排,目前及未來12個月內亦不存在籌劃哈囉集團重組上市的安排。
上市之路困難重重
而早在2021年4月,哈囉出行就曾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計劃以股票代碼「HELO」在納斯達克上市。不過遞交招股書3個月後,哈囉就撤回上市申請。哈囉當時表示,經過管理層慎重考慮,哈囉出行已向美國證券交易所委員會發出聲明,要求撤回此前提交的IPO申請,後續會根據國家監管要求和資本市場環境,適時推進IPO事宜。
哈囉出行當時尚未盈利,根據其此前披露的業績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1.14億、48.23億、60.44億元;凈虧損分別為22.08億、15.05億、11.34億元,3年虧損超過48億元。另一方面,出行行業已有多家企業搶先上市,例如嘀嗒出行(2559.HK)、如祺出行(9680.HK)於2024年登陸港交所,曹操出行(2643.HK)也在今年上市。
永安行不務正業
永安行曾涉及氫能自行車銷售,在其京東旗艦店售價高達6599元,而商品頁面顯示僅售出19輛,銷量慘淡,目前商品也已經下架。對於下架原因,客服表示是因為缺貨,但具體的銷量數據就無從得知。
另外,永安行還於2018年開始布局PMRAM(壓磁隨機存儲器)新型存儲芯片,官方稱未來可廣泛應用於AI人工智能、雲計算、存算一體、汽車電子、智能穿戴、智能手機、物聯網設備等產品。不過其芯片業務目前還未大規模量產交付,因此並未帶來實際收入。
而為了多元化發展,其甚至進軍了智能鎖、養老服務平台等領域,業務十分雜亂。除了這些新業務,2024年底,永安行還計劃收購聯適技術65%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自動駕駛、農機無人駕駛、智能作業、農業機器人」等農機裝備智能化業務,試圖切入無人駕駛領域。但今年2月,永安行宣布放棄收購,因對標的公司估值等商業條款未能達成一致。
哈囉旗下 HelloRide 攻港
而哈囉旗下的HelloRide,今年3月正式在香港投入服務,營運範圍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等地區。
其提供兩種計算費用方式,第一種是騎踏首30分鐘索價10元,之後每30分鐘則索價10元;另一種方式是購買踩車券,系統提供合共6款套裝,包括以349元可在90日內騎行無限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