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對歐洲汽車實施的25%懲罰性關稅已經導致歐洲汽車行業債券市場陷入恐慌。阿斯頓馬丁去年發行的債券在週五跌至歷史最低點。美國對歐汽車關稅衝擊波,從車企到供應鏈骨牌效應。
車企債務危機
阿斯頓·馬丁美國市場貢獻其37%收入(約3.2億英鎊),25%關稅直接侵蝕其單車毛利率(當前為12%)。按2023年銷量計算,預計年利潤損失達3000萬英鎊,相當於其全年調整後EBITDA(1.4億英鎊)的21%。其2026年到期債券(票息10.5%)價格跌至82便士,隱含違約概率升至58%(根據Moody’s KMV模型)。
儘管大眾五年期CDS從154基點回落至149基點,但仍高於俄烏衝突時期峰值(142基點)。其美國市場收入占比18%(2023年數據),需額外承擔約45億歐元關稅成本。若將成本轉嫁消費者,預計北美市場銷量將下降9%,引發市場份額被特斯拉和日韓車企蠶食的風險。
Stellantis的五年期CDS飆升至210基點,反映市場對集團內部整合風險的擔憂。該集團北美業務占比38%,但供應鏈高度依賴歐洲(60%零部件進口自歐),關稅將導致每輛車成本增加€2,800,遠超其€1,200/輛的全球平均利潤率。
供應鏈死亡螺旋
Forvia的財務臨界點作為歐洲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其淨債務/EBITDA比率已達4.3倍(警戒閾值3.5倍)。25%關稅將導致北美業務毛利率從7.2%驟降至-1.8%,可能觸發債券契約條款,迫使提前償還12億歐元2025年到期債務。
ZF Friedrichshafen該變速箱巨頭目前淨現金流為-4.2億歐元,關稅衝擊下其美國工廠(占總產能32%)利用率可能跌破盈虧平衡點(65%)。其5年期CDS利差擴大至320基點,對應1年內違約概率超30%。
歐洲汽車零部件行業約680億歐元應收賬款證券化(ABS)產品中,45%基於美國訂單。關稅導致賬期從60天延長至90天,可能引發信用保險機構集體提高保費,形成”成本上升→現金流惡化→融資受阻”的惡性循環。
金融市場定價重構
歐洲汽車行業高收益債券(HY)與投資級(IG)利差擴大至452基點(近三年最高),資金加速流向美國本土車企債券。福特汽車同期債券利差收窄37基點,顯示資本”跨大西洋轉移”趨勢。
大眾CDS波動率曲面顯示,1年期波動率(42%)遠超5年期(29%),反映市場押注短期流動性危機而非長期償付能力惡化。這與2018年貿易戰時期曲線形態截然不同,暗示投資者預期政策反轉可能。
美國市場占德國車企全球利潤的39%(2023年數據),但德國對美汽車出口僅占其總出口額5%。這種利潤-規模錯配使得關稅成為精准打擊工具,大眾集團可能被迫將在美電動車投資從計畫350億歐元提升至500億歐元以換取豁免。
若歐盟對美徵收對等關稅,將觸發WTO第21條國家安全例外條款爭議。更現實的路徑可能是擴大《通脹削減法案》反補貼調查,針對福特、通用等美企在華供應鏈實施制裁,但此舉可能加速全球汽車產業鏈”陣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