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及通脹風險未消除 原油多頭合約大增

重點新聞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過去三周內,基金對WTI原油的多頭合約增加了41%,達到247113手。這使得淨多頭頭寸達到自去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同期,空頭頭寸減少了33%。 消息稱,演算法交易是推動這一趨勢的主要力... 通脹擔憂,促使交易者通過做多原油來對沖風險。 原油現貨市場的表現十分強勁,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呈現出近月合約價格高於遠月合約的逆價差結構,這表明近期供應緊...

摩根大通《2025年投資展望》

重點新聞
過去四年中,美國和全球經濟及市場經歷了包括疫情引起的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的扭曲,主要因為疫情和烏克蘭戰爭導致的供應鏈和勞動力的嚴重中斷、由此產生的全球通脹激增、迅速而協調的中央銀行政策緊縮——以及對實際經濟增長、勞動力市場、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 通脹激增、迅速而協調的中央銀行政策緊縮——以及對實際經濟增長、勞動力市場、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和收入增長的影響。儘管如此,美國經濟保持了高於平均水準的實際經濟增長,風...

美停減息股跌匯升 外圍紛亂中港較穩

洞悉先機
一石激起千層浪,聯儲局明年初很可能暫停減息,不單只觸發美股在周三晚出現小股災、美國10年期長債息周四升破4.5厘心理關口,更令美匯指數升至108.435的兩年高位、歐股下挫及多地貨幣貶值,需要央行干預。 先講結論:外圍市場風雨飄搖,A... 通脹前景。   與此同時,美匯指數升至108.435的兩年高位(圖2),觸發外匯市場波濤四起。 東亞貨幣方面,南韓圜一度跌至14...

美明年減息幅度降 內地更寬鬆續放水

洞悉先機
聯儲局雖減息0.25厘,但點陣圖顯示明年減息幅度降,觸發美股大跌,美10年期債息升至4.5厘,美匯指數升至108。目前市場仍預期,明年將減息1至2次;我比較保守,預期美國明年僅減息0至1次。 先講結論:「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通脹暫以下降及就業市場強勁。...


點陣圖顯示25年減息兩次 鮑威爾講話市場失望大跌

重點新聞
美聯儲在2024年最後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25%-4.50%,符合市場預期。這是美聯儲連續第三次減息,今年累計減息已達100個基點。 美聯儲點陣圖顯示,2025... 通脹數據的回升以及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讓政策調整需要更謹慎。 美聯儲的減息決定和鮑威爾的講話導致市場失望,因為市場原本預期美聯儲明年會繼續採取較大幅度的減息措施...

美聯儲12月減息 預計明年減息再減少

個股新聞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12月減息25個基點,這將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4.25%至4.5%。儘管市場對減息的預期很高,但並非所有人都認為減息是正確的做法,只有63%的受訪者認為減息是正確的。 儘管通脹率已從2022年中的40年峰值... 通脹率已從2022年中的40年峰值大幅回落,但在2024年的大部分時間裏,...

美國11月CPI符預期 美聯儲降息機會大大增

重點新聞
11月核心CPI環比0.31%與市場預期的0.3%相符,這表明市場對通脹的預期相對準確。根據搜索結果,11月CPI環比上漲0.3%,核心CPI上漲0.3%,連續四個月維持在這一增速。這顯示了通脹的穩定性,但也意味著通脹壓力依然存在。 ... 通脹的預期相對準確。根據搜索結果,11月CPI環比上漲0.3%,核心CPI上漲0.3%,連續四個月維持在這一增速。這顯示了...

市場靜待CPI 會否成為下週減息最後阻力?

重點新聞
市場普遍預計美國11月份CPI同比上漲2.7%,高於前一個月的2.6%。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預計同比上漲3.3%,環比上漲0.3%,均與10月份持平。高盛集團預計美國11月核心CPI環比上漲0.28%,同比增速為3.27%,均低於... 通脹率已經從2022年6月的9%峰值大幅下降,但核心CPI自7月以來一直在上升,顯示出...

市場靜待CPI 會否成為下週減息最後阻力?

重點新聞
市場普遍預計美國11月份CPI同比上漲2.7%,高於前一個月的2.6%。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預計同比上漲3.3%,環比上漲0.3%,均與10月份持平。高盛集團預計美國11月核心CPI環比上漲0.28%,同比增速為3.27%,均低於... 通脹率已經從2022年6月的9%峰值大幅下降,但核心CPI自7月以來一直在上升,顯示出...

CPI跌料降準減息 小米破頂回調買Call

洞悉先機
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漲0.2%,是5個月低點,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市場預期升0.4%,更為關鍵的是,11月CPI按月下跌0.6%,降幅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CPI偏低,預料內地本月有機會降準,甚... 通脹低迷、信貸疲弱,引致盈利不振等問題根源是信貸收縮,企業面對融資成本普遍高於回報預期,中金認為解決這問題,需要壓降實際融資成本、提振投資回報預期,儘管方向確定,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