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報告,高盛:小米YU7爆炸式訂單增長,需求遠超預測 202506027

市場分析
  1. (1810.HK)爆炸式訂單增長,需求遠超預測 開售3分鐘: 累計訂單量突破 20萬 輛(其中 超12.2萬 單已確認)。 開售1小時: 累計訂單量飆升至 28.9萬 輛。 市場預期對比:... 電動車業務估值模型:採用概率加權DCF(30%樂觀/60%基礎/10%悲觀),WACC 12.2%,永續增長率5%。 其他業務(手機/IoT/互聯網)採用剩餘收...

千縣萬鎮新能源車活動 零跑挑戰前高67.5元

未分類
商務部辦公廳發佈關於組織開展2025年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的通知,深入推進汽車換「能」。今年以來銷售強勁的電動車股零跑汽車(09863),今日反彈4.3%,收報56.55元,可能進入另一組升浪。 先講結論:零跑今年1至5月銷售... 電動車股零跑汽車(09863),今日反彈4.3%,收報56.55元,可能進入另一組升浪。 先講結論:零跑今年1至5月銷售理想,每月銷量穩步上升,月初的25,17...

Tesla啟動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固定收費4.2美元

重點新聞
美國電動車巨頭Tesla(TSLA.US)於當地時間週日,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部署了一小批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服務,搭載付費乘客。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形容,這是公司十年辛勤努力的結晶,也是AI軟件與芯片設計團隊從零開始的成果... 電動車巨頭Tesla(TSLA.US)於當地時間週日,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部署了一小批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服務,搭載付費乘客。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形容...

港交所25周年 首推出「金鑼巡禮」遊走全港兩星期

重點新聞
港交所今年迎來其25周年紀念,隆重呈獻首個「金鑼巡禮」與全城共享喜悅!平日只在上市敲鑼儀式露面的「金鑼」將首次「走出」香港金融大會堂,乘搭「金鑼巡遊號」遊走香港各區,與大眾見面。由6月20日至7月3日,「金鑼巡遊號」將出現在港九新界九個地點... 電動車電池製造商於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集資額達410億港元,進一步展示香港市場的強勁韌力。 敲響香港交易所金鑼已成為國際公認的上市標誌。每一次的敲鑼聲都象徵著上...


【每日公告】海天味業今起招股 比亞迪統一供應商支付賬期

IPO專輯
海天味業今起招股 調味料製造商海天味業(3288.HK)今起招股,招股價介乎35元至36.3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場費約3666.62元,16號截飛,19號上市。 比亞迪統一供應商支付賬期 比亞迪(1211.HK)宣布,將供應商支付... 電動車的產量,預期這項新投資能使通用每年在美國組裝超過200萬輛汽車。而有關投資額將把目前在墨西哥生產的兩款汽車組裝業務轉移到美國的另外兩家工廠,並將密西根州一家閒置...

昔日盟友反目!特朗普威脅斷合約 馬斯克拋出「震撼彈」互爆內幕消息

重點新聞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特斯拉(TSLA.US)執行長馬斯克,近日因減稅法案爆發衝突。最新消息指,特朗普在接受《Politico》訪問時被問到兩人罵戰時表示,「哦,沒關係,事情進展非常順利,從未如此順利。」報道稱,白宮助手正努力說服特朗普不應讓事態... 電動車購車稅收抵免。馬斯克公開批評法案將「讓美國破產」,呼籲民眾聯絡立法者反對,並指出該法案未經詳細審查便在深夜通過,對特斯拉造成嚴重損失。根據摩根大通分析,提前至2...

監管部門罕見約談車企促「價格自律」 Tesla首入中國新能源車「下鄉」名單

重點新聞
監管部門罕見聯合約談 直指價格戰與行業規範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內捲式」競爭激烈,外電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工信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國家發改委本周聯合約談多家主要電動車製造商負責人,包括比亞迪(1211.HK)、吉利汽車(0175.... 電動車製造商負責人,包括比亞迪(1211.HK)、吉利汽車(0175.HK)、小米集團(1810.HK)等逾10家車企,討論價格戰問題,並要求車企「自我監督」。 ...

雷軍稱反內捲不打價格戰 料汽車業務下半年轉好 大摩上調目標價17%至62元

重點新聞
小米集團(1810.HK)董事長雷軍在小米投資者大會上表示,汽車業務虧損正逐步收窄,預計小米汽車業務今年第3、第4季可以錄得盈利。他亦表示,公司立場是反內捲,不打價格戰,並透露很快會做汽車芯片。 雷軍稱,這兩個月將推出的YU7,標準版... 電動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經營虧損5億元人民幣。 非洲手機業務小米超越三星 目標進入全球年銷量「2億俱樂部」 針對手機業務,雷軍提到,小米手機市場份額連續19個季...

大行報告,摩根士丹利:小米手機份額突破,本土化運營目標兌現 - 20250604

市場分析
一、小米(1810.HK)2025年核心財務目標 整體增長 營收目標:30% 同比增長 調整後淨利潤目標:40% 同比增長 驅動因素:銷量增長(Volume)、產品均價提升(ASP)、利潤率擴張(Margin E... 電動車:5-13% 毛利率優勢 (5)人工智能(AI)投入 研發佔比:25% 的2025年研發預算投入AI 技術突破:開源模型 Xiaomi M...

大行報告, 花旗:阿里巴巴雲業務需求與收入加速成長- 20250603

市場分析
阿里巴巴(9988.HK) 即時零售與外賣業務擴大投資的邏輯 淘寶「閃購」與「餓了麼」透過補貼提升單量,單日訂單達4,000萬(一個月內達成),驅動因素: 淘寶App巨量流量導入 同業競爭帶動市場關注(節... 電動車、AI新創、製造與畜牧業。 花旗預測: FY1Q26雲收入年增21%(達321億人民幣) 2026全年增速20%,利潤率維持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