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信通信營收與利潤大幅下滑
2024年集團收入為45.3億港元,同比下降24.3%;股東應占虧損達5.64億港元(去年同期盈利6700萬港元),由盈轉虧。主要原因包括:
全球電信運營商資本開支轉向算力基建與行業數位化,網路建設專案延緩;終止子公司京信網路分拆及科創板上市計畫,帶來財務影響。市場競爭加劇,毛利率從27.8%降至25.9%,存貨撥備增加。
現金流與負債情況
經營現金流淨流入3.39億港元,總財務杠杆比率11.3%,顯示集團財務狀況仍穩健。
基站天線及子系統業務
收入19.13億港元(同比-25.3%),但通過空地立體賦形綠色天線和FPTP2.0綠色天線(能效提升20%)等創新產品,成功開拓低空經濟市場,並在國內首獲綠色天線規模集采專案。海外市場突破多家國際運營商,鞏固技術領先地位。
網路系統業務
收入8.75億港元(同比-21.7%),但憑藉技術優勢中標國內運營商大功率基站及微站集采專案,並推出高帶寬大功率室分產品降低建設成本。在MOBILE EXPERTS全球DAS供應商排名中位列前茅。
國際業務
收入22.08億港元(同比-7.9%),但占比提升至48.8%。
海外室分業務:ComFlex MAX小功率方案在機場、地鐵等場景規模商用,大功率設備進入國際一線運營商網路;
Open RAN合作:與國際主流運營商及集成商深化合作;
無源物聯網:蜂窩式方案助力倉儲、交通等領域全生命週期管理。
無線傳輸設備帶動其他業務收入增長23.6%,達6.27億港元;
5G垂直行業:推出智能算力平臺FLeX5,應用於智慧核電、能源等領域。
技術創新與戰略佈局
5G-A技術突破
無源物聯網:發佈業界首個蜂窩系統中繼組網方案,入選中國科協「先導技術榜」;
通感算融合:5G雲小站支持入侵監測、健康管理等場景,實現通感算一體化。
綠色低碳與低空經濟
空地海全場景綠色天線助力運營商構建低碳網路,2024年低空經濟元年中,賦形天線為協同組網奠定基礎。
推出5G+複合導航機器人及無人叉車方案,蓄力規模化應用;延伸網路至超遠海域,填補市場空白。
未來展望
集團將持續聚焦AI與5G-A融合,深化「雲網算業智」產品研發,推動室內覆蓋與增值業務協同演進。同時,依託國際業務韌性及綠色技術優勢,加速低空經濟、無源物聯網等新增長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