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頂新耀(1952.HK)的通用型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注射液獲美國FDA臨床試驗批准,標誌著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在mRNA腫瘤疫苗領域的重大突破。
EVM14通過靶向多種腫瘤相關抗原(TAA),實現“現貨型”生產,生產週期從個性化疫苗的8-12周縮短至2周,成本降低70%。這種標準化生產模式解決了傳統mRNA疫苗定制化生產的產能瓶頸,為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臨床前數據顯示,EVM14與PD-1/PD-L1抑制劑聯用可使抗腫瘤活性提升3倍,T細胞浸潤率增加40%。這種協同效應可能重塑晚期腫瘤治療範式——以疫苗為基礎建立免疫應答,再通過ICI解除腫瘤微環境抑制,形成「啟動+維持」的閉環治療。
演算法系統賦能研發
雲頂新耀通過自主研發的第三代AI序列優化系統(EVER-NEO-1),實現了mRNA藥物研發效率的躍升。該系統通過深度學習優化密碼子使用、RNA二級結構及非編碼區(UTR),使蛋白表達較第一代演算法提升5倍,同時顯著提高新抗原預測的精准度(臨床驗證的免疫原性檢測率達79.3%)。這一技術突破使EVM14從靶點篩選到IND申報週期縮短至4年,遠超傳統經驗驅動模式。
長期無癌生存的潛力驗證
在MC38-TAA5小鼠模型中,EVM14治療後腫瘤完全消退率達85%,且再次接種同源或野生型腫瘤細胞後無復發,證實其誘導的免疫記憶可形成“生物屏障”。這一特性填補了現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無法形成長效保護的缺陷,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頭頸癌(HNSCC)等高復發癌種中尤為關鍵。
差異化產品矩陣
EVM14(通用型疫苗):率先突破的“現金牛”,瞄準非小細胞肺癌、頭頸癌等大適應症,預計2028年上市;
EVM16(個性化疫苗):已完成首例患者給藥,針對新抗原設計,與BioNTech/Moderna形成直接競爭;
自體生成CAR-T:結合mRNA體內編程技術,規避傳統CAR-T複雜製備流程,計畫2026年進入臨床。
三大管線覆蓋全場景,形成從預防復發到晚期治療的完整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