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期股價表現與直接誘因
- 關稅政策催化:中國自4月10日起對美進口商品加徵34%報復性關稅,市場預期部分進口商品可能因關稅成本上升轉向免稅渠道(如中免的海南離島免稅或市內免稅店)。
- 今日早盤反應:CTG-A/H分別上漲10%和14%,短期資金博弈政策利好。
- 實際供應鏈韌性:美國品牌(如高端美妝、電子產品)已分散全球供應鏈(中國銷售產品多產自東南亞/歐洲),CTG對美進口依賴度或低於賬面的美元應付賬款比例(50%+)。
- 海南免稅低基數效應:自2025年3月起,海南免稅銷售額同比基數下降,疊加旅遊旺季,3-4月離島免稅同比增速有望轉正(修復市場信心)。
二、結構性利好:關稅升級的潛在傳導路徑
- 渠道替代邏輯:
- 若一般貿易進口商品(如奢侈品、美妝)因關稅成本上漲導致零售端提價,免稅渠道的「價格優勢」將凸顯,吸引消費回流。
- 局限性:需觀察實際價格傳導(品牌方可能通過壓縮利潤或調整區域定價策略對沖關稅)。
- 國產替代與供應鏈優化:
- CTG可通過擴大非美供應鏈合作(如歐洲奢侈品牌、日韓美妝),降低政策波動風險。
三、風險點:政策與需求的博弈
- 消費需求下行壓力:
- 關稅戰或拖累整體經濟,中產階級可選消費(免稅主力客群)可能收縮。
- 政策開放的雙刃劍:
- 4月8日中國進一步開放外國遊客「入境免稅購物」,雖短期分流市內免稅需求,但長期看:
- 利空有限:CTG核心客群為國內消費者(佔比超80%),入境免稅以增量市場為主。
- 政策博弈:若市內免稅牌照進一步放開(如北京、上海),或加劇競爭。
- 4月8日中國進一步開放外國遊客「入境免稅購物」,雖短期分流市內免稅需求,但長期看:
四、中長期展望:海南戰略與供應鏈能力定勝負
- 海南自貿港深化:2025年全島封關後「零關稅」政策紅利釋放,CTG作為海南免稅龍頭(市場份額超90%),有望受益於「旅遊+免稅」生態閉環。
- 供應鏈壁壘:CTG憑藉規模優勢與品牌直採能力(如與LVMH、雅詩蘭黛等戰略合作),可穩定貨源並優化成本。
五、投資建議與情景推演
- 短期:關稅情緒驅動上漲或持續,但需警惕獲利回吐(今日漲幅已部分透支預期)。
- 中期:關注海南銷售數據驗證(3-4月同比增速)、消費刺激政策(如免稅額度調整)。
- 長期:核心看海南客流恢復與供應鏈全球化佈局。
蜜雪集團
1. 首次覆蓋評級與目標價
- 評級與估值:首次覆蓋給予「跑贏行業」評級,目標價470港元,對應2025年33倍P/E(當前股價對應25倍P/E),隱含34%上行空間。
- 依據:基於公司在中國及東南亞平價現製飲品市場的龍頭地位、供應鏈效率及長期增長確定性。
2. 核心投資邏輯
(1)賽道優勢:平價市場增速快,飛輪效應鞏固壁壘
- 市場規模與增速:中國及東南亞現製飲品市場2023年GMV達6,582億元,過去5年CAGR為21%,其中10元以下平價賽道需求剛性,消費者偏好解渴、便捷、高性價比產品。
- 飛輪效應:
- 需求端:通過高質平價(ASP 6-7元)吸引廣泛用戶,形成規模化門店網絡(截至2024年底全球門店超4.6萬家)。
- 供給端:規模效應驅動成本降低(原材料採購成本較同業低10%+),進一步鞏固價格優勢,形成「低成本→低定價→高銷量→更大規模」的正向循環。
(2)供應鏈與效率:一體化佈局構建護城河
- 全鏈路自控:研發、採購、生產(核心原材料100%自產)、倉儲物流(覆蓋90%縣域12小時觸達)一體化,年產能達165萬噸(遠超同業萬噸級)。
- 降本增效:2023年奶粉、檸檬等採購成本顯著低於行業,倉儲網絡總面積超41.9萬平米,支撐快速擴張與穩定供應。
(3)加盟商體系:高質量拓店與利益共享
- 管理能力:加盟商平均帶店率2.2家(行業普遍低於2家),2021年以來閉店率僅3%(部分同業超6%)。
- 利益綁定:通過嚴格管理體系與利潤共享機制,實現國內同店穩健增長、毛利率提升與快速拓店並行。
3. 市場空間與增長潛力
- 國內:中期開店空間達6.5-6.8萬家(蜜雪主品牌5.8-6萬家,子品牌「幸運咖」7000+家),下沉市場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
- 海外:長期目標1.4萬家門店,依托供應鏈先發優勢(東南亞市場佈局)及平價定位,複製國內成功模式。
4. 盈利預測與催化劑
- 財務展望:預計2025/26年收入同比增長19.9%/15.1%至298/343億元,歸母淨利潤同增14.8%/19.2%至50.9/60.7億元。
- 催化劑:
- 國內同店增長與開店速度超預期;
- 海外市場戰略調整進展順利(如東南亞供應鏈本地化)。
5. 風險提示
- 市場競爭:中高端品牌下沉或加劇價格帶競爭。
- 食品安全:規模化門店網絡可能放大食安事件影響。
- 海外不確定性:地緣政策、文化差異或拖累擴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