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IPO】「月子中心LVMH」聖貝拉Saint Bella(2508),最貴套餐110萬,去年仍錄5.4億虧損及自揭七宗罪,抽唔抽?

被譽為「月子中心LVMH」的中國產後護理及修復集團—聖貝拉集團Saint Bella(2508.HK)通過上市聆訊,今日(18日)起招股,23日截飛,26日上市,招股價6.58元,一手500股,入場費3323.18元,全球發售9542萬股,香港佔954.2萬股,保薦人為瑞銀、中信証券。集資約6.27億元。聯席保薦人為瑞銀及中信証券。集團同時提供家庭護理服務及針對女性需求的相關食品,目標是成為亞洲領先的綜合性家庭護理品牌集團,擁有不斷發展的品牌組合,推出新產品以開拓養老護理服務等新的業務板塊,並將公司的服務網絡擴展到除在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和美國的現有業務之外的有前景的市場。

是次基石投資者包括,GIMM Holding Limited(由58同城(「58同城」)間接擁有25%股權)、華夏基金(香港)、JKKB Limited、吳啟楠(新風天域集團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SS Morgan Capital Limited、敏睿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汪牽擎。

基石投資者認購約3.25億元股份,以6.58元計為4944.3萬股,佔全球發售完成後、超額配股權未行使的已發行股份總數8.3%。禁售期6個月。

香港Saint Bella最貴套餐逾110萬

Saint Bella在香港提供服務,翻查官網資料,有28日至56日的不同等級套餐,索價約36.8千港元到逾110萬港元不等。

收入及毛利率按年上升 但2024年仍錄得虧損5.4億

集團主要經營業務為: (i)月子中心、(ii)家庭護理服務、(iii)食品。Saint Bella月子中心大部分設於高端酒店,也有部分獨棟式聖貝拉中心。食品業務則通過集團於2021年10月收購的品牌廣禾堂開展。其中,月子中心業務為收入主要來源,於2024年達到6.78億(人民幣.下同),於整體收入佔85%。家庭護理服務收入為6906.5萬,佔8.6%;食品業務收入為5124.6萬,佔6.4%。

聖貝拉在2022年、23年及24年的收入分別為約4.7億、5.5億以及7.9億,按年分別錄得18.7%及42.6%升幅。毛利分別為1.41億、2.04億及2.7億,毛利率為29.9%、36.5%及33.9%。雖然在2023年度,集團年內虧損由4.11億下降至2.38億,但於2024年集團虧損又回升至5.4億。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4年月子中心的收入計算,集團為亞洲及中國最大的產後護理及修復集團,以2022年至2024年收入增長率計算,是中國增長最快的規模化產後護理及修復集團,以及中國內地首家拓展至中國內地以外地區的月子中心運營商。於2024年,以來自中國月子中心的收入計算,集團佔市場份額約1.2%。

 

由於主要業務月子中心採用與高端酒店合作的模式,集團指,由於房間根據客戶入住期間進行預定,因此根據靈活安排預訂的酒店客房通常會住滿。由於不同客戶的入住時間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因此集團根據定期租約預訂的部分房間會空置一段時間。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根據定期租約預訂供客戶入住及提供產後修復服務的酒店客房中分別有約67.1%、73.0%及78.3%已入住。在2022年由於COVID-9爆發影響,入住中心同樣受影響。

多品牌策略與高覆蓋率

聖貝拉成立於2017年,是中國領先的產後護理及修復集團,亦提供家庭護理服務及針對女性需求的相關食品。集團目標是成為亞洲領先的綜合家庭護理品牌集團,不斷發展品牌組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聖貝拉為亞洲及中國最大的產後護理及修復集團(以2024年月子中心的收入計算)、中國增長最快的規模化產後護理及修復集團(以2022年至2024年收入增長率計算)以及中國內地首家拓展至中國內地以外地區的月子中心運營商。於2024年,以來自中國月子中心的收入計算,集團佔市場份額約1.2%。

集團主要經營業務為: (i)月子中心、(ii)家庭護理服務、(iii)食品;月子中心主要設於高端酒店。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集團的月子中心在中國有96間,覆蓋30個城市,同時擁有689名具備專業資質的護理專家。此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通過於2022年1月在香港增設首家管理中心、於2023年10月在新加坡增設首家自營海外中心及於2024年5月在美國大洛杉磯地區增設首家管理海外中心,集團成為中國內地首家拓展至中國內地以外地區的月子中心運營商。

集團採用多品牌策略,多樣化的服務及產品範圍使集團能夠獲取大量客戶。旗下品牌包括: 聖貝拉、艾嶼、小貝拉、產後研修所、予家、廣禾堂及S-bra。

文件自揭「七宗罪」

1. 無證行醫

公司自曝其北京貝康澤恩,分別於2021年9月及2022年6月有兩次因無證行醫,而受到主管部門行政處罰約15.3萬元(人民幣,下同),涉及由中醫師提供醫療診斷和醫療處方,被舉報至主管部門。

2. 違規放貸

上市申請文件揭露,公司曾向獨立第三方提供民間借貸,而該等行為受《貸款通則》約束,人民銀行可以處以 1 至 5 倍的罰款,雖然應收貸款已結清,亦未因此而遭到處罰或調查,公司日後亦不計劃繼續該等交易,但無法保證監管機構不再追究。

3. 欠交員工社保及住房公積金

同時,公司又坦承未有為部分員工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違反相關中國法律法規,由2021年起,至截至上年6月底止半年,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供款,差額估計分別約為740萬元、1,190萬元、1,150萬元及人民幣670萬元。

4. 收購中心一個月即爆雷 被追逾800萬元

2024年2月剛收購月子中心運營商悦子閣健康服務有限公司,旗下「悅閣」月子中心在一個月後就爆雷,遭受客戶、供應商、僱員及合約工人的投訴及索償,總額約為810萬元,曝露風險管控不足。Saint Bella解釋,收購時並不知悉該等指控,調查後已撥出320萬元現金或無償服務作出賠償。

5. 肆意攻擊行家 商業詆毀被罰

2021年收購「南京茉莉貝拉」後,Saint Bella透過公眾號宣稱收購「南京巍閣茉貝」,惹起「巍閣」不滿,憤而提告,最終法院裁定構成商業詆毀。而其大眾點評帳號,又試過回覆競爭對手「因經營不善被收購」,被罰公開道歉並賠償50萬元。

6. 虛假宣傳 販賣未經證實功效保健品

公司又自曝,2022年4月,產後研究中心和家庭護理學院因虛假宣傳,被主管機關罰款10,500元;2023年2月,因京東上供應的「月乃湯」和「乃悅」產品,當中涉及未經證實的保健宣稱,被主管部門行政處罰,罰款人民幣10,000元。

同時,公司過去曾宣傳產後護理服務是由「執業護士」提供,但法律顧問表示,「執業護士」雖已獲得專業護士資格,但並未取得相關執業證書,加上公司並非醫療機構,即使護士具有專業護士資格,亦不能以「執業護士」身份,向客戶提供臨床診療相關服務。

另外,Saint Bella亦曾被官媒《央視》「招呼」,公司長期標榜護理人員持有「國際ACI母嬰護理師資格證」,但2019年央視節目就指,ACI並非具有權威性的認證機構,美國認證協會(American Certification Institute,即ACI)只是一家美國公司,認證無權威性。

另據《鳳凰網財經》,Saint Bella的官網宣稱是「國內第一家藝術療的養母嬰中心」、「唯一與麻省理工學院建立中國女性月子的研究中心」,但未能提交證據證明上述措辭的真實性,於2022年4月,被杭州市蕭山區市監局認定廣告中含有虛假宣傳內容,處以人民幣10,500元的行政罰款。

7. 忽視消防安全

公司於文件自曝,並無就中國若干租用物業的翻新工程進行必要的消防安全審查,及相關消防安全備案,而且曾有兩家月子中心被認定為需要進行消防安全備案,目前仍在辦理相關手續。

 

 

[編輯/邀請/合作/垂詢]立即電郵聯繫:[email protected]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