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行業的首鋼朗澤(2553.HK)原定於7月9日上市,但因涉及民事訴訟緊急煞停上市進程。前日(7日)公司公布重啓上市程序,7月7至10日公開招股,7月15日上市,國泰君安國際(1788.HK)為獨家保薦人。招股價每股介乎14.5元至18.88元,一手股數200股,一手入場費3,814.08元。計劃發行201.6萬股H股,10%於香港公開發售,預計集資2.84億。
首鋼朗澤刊發最新公告回應早前的民事訴訟糾紛,指旗下子公司吉元君熠一直對在首朗吉元的投資回報不滿並希望撤出其在首朗吉元的投資,公司於過往期間一直在就此事與吉元君熠進行溝通。然而,中國法律顧問已確認,根據投資協議或《中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吉元君熠並無任何權利要求首朗吉元或任何第三方購買其於首朗吉元的股權。
根據最新招股章程,吉元君熠指控首鋼朗澤違反與吉元君熠就首朗吉元訂立的投資協議(「投資協議」)項下關於吉元君熠的股東權利,在未事先通知吉元君熠的情況下,將首朗吉元生產設施的投資金額增加約人民幣159.8百萬元。此舉被指控違反《中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原因為此舉在未獲得股東大會批准並剝奪吉元君熠在參與重大
投資決策的權利的情況下作出;及(ii) 在未經首朗吉元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批准的情況下,擅自設定首朗吉元乙醇產品的銷售價格,此舉被指控違反投資協議中「銷售價格公平性」的規定。而根據公司中國法律顧問及關於吉元糾紛的中國律師及特聘中國律師的意見,公司認為吉元糾紛缺乏法律依據,且吉元君熠成功提出申索主張的可能性較低。公司將採取適當行動,積極就吉元糾紛下的申索進行抗辯。
海南吉元君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元君熠」),為持有首朗吉元(首鋼朗澤的子公司之一,該公司的其餘58%股權由首鋼朗澤持有)42%股權的股東。
獨特二代負碳技術 首家利用經過驗證的合成生物技術實現低碳產品的商業化
首鋼朗澤擁有一個集產品創新、技術開發和商業化為一體的綜合研發體系,研發路徑將獨立研究、戰略許可安排與科研合作相結合,使我們能夠保持在合成生物
技術及CCUS行業的前沿。通過研發、工程轉化和商業應用,現已掌握合成生物技術中氣體組分淨化、生物發酵、蒸餾脫水、蛋白分離、污水處理、餘熱回收六大環節的工程轉化核心技術。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擁有241項授權專利,並已申請註冊102項專利。通過獨立研究、戰略許可安排及科研合作,已經擁有支撐實現合成生物技術商業化及產業化的完整知識產權體系。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研發開支分別約為人民幣29.5百萬元、人民幣35.9百萬元及人民幣42.0百萬元,分別約佔所示期間總收入的7.6%、6.1%及7.5%。
其中,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氫氣為氣體組分原料進行乙醇和微生物蛋白轉化的二代負碳技術,可用於利用鋼鐵廠、生物質氣化、石油化工及煤焦化等來源的工業尾
氣。此二代技術已完成百噸級中試並經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成果鑑定,鑑定結果為「國際領先」。採用二代負碳技術每生產一噸乙醇可直接消耗二氧化碳0.5噸,固碳率可提高至93.5%。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首鋼朗澤的技術是全球CCUS行業中唯一已經被驗證的合成生物技術,以通過轉化含碳工業尾氣來實現乙醇和微生物蛋白生產的商業化及規模化,相比其他技術路徑,合成生物技術在支援ESG發展以及助力加速從CCS到CCUS的過渡方面具有優勢。此外,碳吸收等碳捕集方式的下游產品主要是純鹼、小蘇打等基礎化工產品。相比之下,合成生物技術生產的是環保及較高價值產品,比如乙醇及微生物蛋白質。
採用直銷及分銷雙重策略 去年蝕2.4億
公司的商業模式主要包括(i)產品銷售(主要包括乙醇和微生物蛋白銷售)和(ii)為工業客戶提供低碳綜合性解決方案,通過直銷或分銷,將乙醇、微生物蛋白產品銷售給海內外客戶。同時亦在積極探索多元化收入的新模式,包括通過低碳綜合性解決方案業務向工業客戶輸出技術。相信該新的業務模式助力公司技術的快速複製,實現業務規模
的快速增長。
首鋼朗澤主要收入來自銷售乙醇及微生物蛋白以及沼氣和粗醇等副產品,同時公司也為尋求在其設施中實施專有的合成生物技術的工業客戶提供低碳綜合性解決方案。公司採用直銷及分銷相結合的雙重銷售策略,以有效覆蓋各類客戶。乙醇產品直接銷往國內主要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並通過中國和海外的分銷商進行銷售,乙醇銷售網絡覆蓋了全國大部分推廣車用乙醇燃料的地區。而微生物蛋白產品也通過直銷及分銷相結合的方式銷售給養殖飼料生產商。
根據招股章程,首鋼朗澤的收入在2022、2023、2024年3年間,分別為約3.89億元(人民幣.下同)、5.92億及5.63億,分別按年增52%及跌4.88%;毛利在2022年及2023年為約5405.3萬及1771.2萬,按年跌67.2%,並在2024年錄得毛損9334.5萬。至於年內虧損則分別為2385.5萬、1.1億、2.45億元,按年增361.7%及122.9%。
公司指,收入在2022年至2023年增加,主要歸因於(i)由於公司的若干生產設施投產,產量增加,從而令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的銷量增加;及(ii)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的平均銷售
價格分別增加。儘管乙醇銷量增加4.4%,但乙醇平均售價下降15.6%,導致收入由2023年至2024年減少。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整體毛利率分別為13.9%、3.0%及-16.6%。毛利率波動受以下因素影響:(i)進行故障檢修或上游工業尾氣供應商因不利市況而暫時停產,導致停產或減產;(ii)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的平均售價波動;及(iii)維護及培育成本的變動,該等成本在並無產生收入的期間產生,因此與任何創收活動無關。
而2022至2023年間的年內虧損則主要因為新設施投產及增產,加上勞工成本上市,導致銷售成本及行政開支增加;加上籌備A股上市亦增加行政開支。至於2024年的虧損則由於(i)儘管乙醇銷量增加4.4%,但乙醇平均售價下降15.6%,導致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幣592.6百萬元減少至2024年的人民幣563.6百萬元;及(ii)因貴州金澤生產設施(於2023年6月投產)的折舊增加及受產品銷量增加及為首朗吉元及寧夏濱澤生產設施採購的工業尾氣價格上漲的綜合影響,原材料成本增加,銷售成本由2023年的人民幣574.8百萬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幣657.0百萬元。
背景
首鋼朗澤從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行業,主要專注於通過碳捕集和利用技術生產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等低碳產品,並提供低碳綜合性解決方案。實現了將合成生物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產的多個突破性創新:例如,完成了全球首套利用鋼鐵廠、鐵合金廠產生的含碳工業尾氣通過生物發酵工藝生產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的工業化裝置,並開發了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氫氣為氣體組分原料進行乙醇和微生物蛋白轉化的二代負碳技術。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首鋼朗澤在中國成功投入運營4套規模化生產設施,證明了公司能夠實現專有技術產業化應用的複製。
公司乙醇能夠應用於車用燃料以及用作生產香水、運動時裝、清潔劑、包裝材料等產品的原料。微生物蛋白是中國第一種新型飼料蛋白原料。於2021年,獲得了中國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歷史上首張飼料原料類別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新產品證書(新飼證字[2021]01號),並被中國農學會認定為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技術亦有助於減少傳統農業種植及養殖的空間和時間限制,開創了通過工業化生產獲得優質蛋白的新路徑。由於公司提供低碳產品及服務,政府部門一直給予支持,這對業務和技術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