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報告】比亞迪1211 Q2盈利按年大跌3成 表現遠遜預期 4大行調降目標價

比亞迪(1211.HK)上周五(29日)公布第2季業績,盈利按年大跌3成,為3年半來首次倒退,毛利率更跌至2022年第3季以來最低水平,表現遠遜預期,兼宣布將每手買賣單位由500股H股更改為100股H股,遭到多家投行下調目標價,摩根大通(小摩)、野村及高盛均下調比亞迪盈利預測,並將其H股目標價分別降至150港元、132港元及130港元,但仍維持「買入」或「增持」評級;花旗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233元,為四家機構中最高。公司股價業績後低開,最低見105.2港元,大跌8.04%。

小摩:長期看好海外擴張

摩根大通給予「增持」評級,惟目標價從160港元微降至150港元。它指出,比亞迪第二季業績遜預期30%,主要受6月行業競爭激烈導致價格戰影響毛利率;公司管理層認為盈利應於第3季開始反彈。長期來看,該行對比亞迪的看法不變,尤其是其海外擴張,產能建設比計劃提前1-2季。摩根大通預測,海外業務將貢獻比亞迪總利潤約一半,將比亞迪2025及2026年預測分別下調21%及7%。

野村:明年或出現轉機

野村則認為,比亞迪第2季度淨利表現已經觸底,長期增長前景依然可持續,重申「買入」評級,惟大降比亞迪目標價19%,由163.67港元降至132港元,以反映中國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當局反內捲立場等因素。

野村解釋,比亞迪今年初推出的智駕平權策略失敗,市場銷售情況顯示汽車行業的消費降級趨勢,僅提供智能駕駛功能並不足以吸引消費者,尤其是在售價低於20萬元人民幣的大眾市場,價格是推動銷售的最重要因素。該行相信比亞迪會做好準備,專注2026年的策略,期望下半年汽車銷售旺季可帶來改善,亦預計海外市場的增長帶來幫助,明年或出現轉機。

高盛:銷量預測下調,但維持「買入」評級

而高盛則指,比亞迪次季收入及毛利率分別較該行預期低6%及1.8個百分點。收入未達預期因手機零部件及組裝業務收入低於預期,這是由於比亞迪與比亞迪電子(0285.HK)之間的內部交易抵銷金額增加。而毛利率下跌主要受618促銷活動成本高於預期,以及向經銷商發放紅包影響。

該行料比亞迪第2季每車單位利潤(撇除比亞迪電子)523元,對比今年首季為5,800萬,單位利潤按季下降主要原因是自動駕駛版型號的成本增加了4,400元;6月為期一個月的「618」促銷導致利潤減少2,900元;向經銷商發放的紅包支出666元人民幣。隨著內地政府「反內捲」政策使價格趨於穩定,並考慮到較高的成本,該行預計國內市場的單位利潤將在2025年第3季度恢復至4,400元,第4季度將達到5,000元。

該行將比亞迪2025至2027年銷量預測由550萬至680萬輛,下調至500萬至600萬輛,並下調毛利率預測0.4至0.9個百分點,因此將淨利潤預測下調12%至21%。最新目標價由139港元降至130港元,評級「買入」。

花旗:預期下半年單車淨利潤反彈

花旗認為,由於價格戰導致毛利率下降、比亞迪在第2季度支付了10億元經銷商激勵,以及研發和折舊攤銷費用大幅上升,導致比亞迪 Q2 淨利潤為63.56億元(人民幣,下同),低於市場預期的70至90億元,也低於花旗預期的103億元,預期比亞迪下半年純利介乎200億至400億元,單車淨利潤反彈至8.5萬至14.4萬元,給予目標價233港元,評級「買入」。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