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銀行參與金管局第二期GenA.I.沙盒

香港金管局與數碼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參與者名單。在超過60個建議方案中,有20間銀行以及14間技術合作夥伴的27個用例獲邀進入第二期GenA.I.沙盒。

評審過程中,所有建議方案均按創新水平、技術的複雜程度,以及其對業界的潛在價值來排序。第二期沙盒計劃聚焦積極加強A.I.治理,多個用例採「以A.I.對抗A.I.」策略,例如運用A.I.對A.I.生成內容進行自動化質量檢測,以更具規模的方式提升系統準確度和一致性。針對深度偽造詐騙的風險日益俱增,沙盒亦為開發創新防禦機制提供試驗場。部分參與者將運用A.I.進行模擬攻防測試,鞏固系統以抵禦更精密的數碼詐騙手法。

料明年初開始技術測試

沙盒參與者將於今年稍後陸續開始登陸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專屬平台,預計在2026年初開始技術測試。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稱,第二期GenA.I.沙盒為實現更安全、更穩健的A.I.應用邁出重要一步;不同類型銀行的參與,充分反映了A.I.帶來的轉型潛力,已經成為業界共識。銀行、科技及學術界的協作持續深化,印證政府致力推動本地金融科技生態的承諾。

20間參與銀行包括螞蟻銀行(香港)、中國銀行(香港)、交通銀行(香港)、東亞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亞洲)、集友銀行、招商永隆銀行、大新銀行、富邦銀行(香港)、滙豐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興業銀行、理慧銀行(livi bank)、南洋商業銀行、Natixis、PAObank、大眾銀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渣打銀行(香港)、大生銀行。

第二期GenA.I.沙盒主題包括風險管理、反詐騙措施及客戶體驗。風險管理應用例子為多代理A.I.信貸組合管理、智能貿易融資辦理、市場風險監察及預警;反詐騙措施應用例子則覆蓋強化人臉認證防偽驗證等;客戶體驗方面有A.I.生成投資見解、客戶服務A.I.語音機械人等。泛應用與深度融合奠定堅實基礎。

金管局與數碼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參與者名單,來自20家銀行和14家技術合作夥伴,涉及27個用例,有份參與之銀行均發公告講述具體內容。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