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05.HK)以協議安排方式擬將恒生銀行(0011.HK)私有化,每股作價155元,較恒生銀行上日收市價溢價約30.3%。私有化完成後,恒生銀行將會撤銷上市地位。恒生銀行股東將獲得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該股息不會從計劃對價中扣除。滙豐表示,私有化計劃對價將不會提高;恒生獨特地位,將維持獨立企業管治。滙豐認為,透過私有化恒生銀行,滙豐可以有效精簡其於香港的業務架構。
滙豐的私有化建議對恒生銀行的全部已發行股本估值約2,903億元,而滙豐將根據建議向計劃股東以現金支付的總額約1,061億元。有市場人士料私有化後,恒生已經降格成為滙豐「一個部門」,資源可以分攤,令後續或掀起一輪裁員潮。
恒生近年積極拓展內地市場,並於2007年成立恒生(中國),業務發展不俗。不過,近年恒生銀行受累於香港商業房地產貸款減值所累,於7月底公布的中期業績披露該行受累於香港商業房地產(CRE)市道具挑戰,不良貸款率由去年底的6.12%,升至今年6月底的6.69%。近月,市場不斷傳出,恒生銀行打算將規模至少達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房地產抵押貸款組合出售,以清理CRE市道低迷時期累積的壞帳,而且滙豐據報罕有主動要求恒生出售房地產不良債務組合。但出售進度未見進展,滙豐已出手提出私有化。
恒生銀行在中期業績報告中曾指出:「雖然近期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的下調應能為此行業(香港CRE)的借款人提供短期流動性和債務償還能力的緩解,但在經濟狀況和市場氣氛改善之前,房地產價格可能持續受壓。因此,預計信貸轉移預期將於2025年下半年進一步增加。」
目前恒生董事會已成立公司五位無利害關係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的獨立董事委員會,以審議該建議,並就該建議是否屬公平及合理提出建議。董事會將在獲獨立董事委員會批准後,委任一名獨立財務顧問,就該建議向獨立董事委員會提供意見。
該建議仍須符合若干先決條件,包括但不限於恒生法院會議及股東大會上獲批准,以及獲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該協議安排。
截至撰稿時,滙豐股價跌6.69%,成交額46.07億;恒生股價升26.3%,成交額47.52億。
懶人包事件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