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報告,高盛: -中芯Q3業績全面超越預期-20251114

SMIC 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與第四季度展望全面分析

(基於高盛報告解讀)

1. 第三季度業績:全面超越預期

營收表現

  • 達 24億美元(季增 +8% / 年增 +10%),高於:
    • 公司指引(季增 +5%~+7%
    • 高盛預估(GSe)2% 與市場共識(Bloomberg Consensus)1%
  • 驅動因素:產能利用率(UT Rate)提升至 95.8%(第二季為92.5%),晶圓平均售價(ASP)季增 +4%

利潤與成本控制

  • 毛利率(GM)22.0%(第二季20.4% / 去年同期20.5%),遠超:
    • 公司指引(18%~20%)
    • GSe(19.0%)與市場共識(19.6%)
  • 營運支出比率(Opex Ratio)7.2%(低於GSe的9.8%與共識12.2%)
  • 淨利潤1.92億美元(季增+45% / 年增+29%),超越GSe 9%與共識6%。

產能擴張與資本支出

  • 產能增至 102萬片/月(8吋約當晶圓),高於第二季99.1萬片。
  • 資本支出(Capex):季增26%至 24億美元(第二季19億),反映擴產投資加速。

2. 第四季度指引:營收符合預期,毛利率存上行空間

  • 營收展望:季增 +0%~+2%(約24~24.5億美元),符合:
    • GSe(+2% QoQ)與市場共識(+1% QoQ)
    • 年增率維持 +8%~+10%
  • 毛利率指引18%~20%(第三季為22.0%),略低於:
    • GSe(21.1%)與共識(19.4%),但高盛認為 實際表現可能優於指引
  • 解讀:毛利率指引保守可能因新產能折舊壓力,但歷史顯示公司常超越指引(如Q2/Q3實際GM均高於指引)。

3. 長期成長動能:本土化需求與AI機遇

  • 中國客戶本土化趨勢:在地晶圓代工需求持續增長,支撐產能利用率高位運行。
  • AI相關機會:高階運算(HPC)、邊緣AI晶片需求,驅動產品組合優化。
  • 產能擴張策略:12吋新廠投產提升先進製程占比,改善長期利潤結構。
  • 政策紅利:美國《CHIPS法案》間接促使中國供應鏈自主化,SMIC受益於轉單效應。

4. 投資建議:維持「買入」評級

  • 關鍵依據
    • 第三季度全面優於預期,顯示營運效率提升。
    • 第四季度營收成長動能延續,毛利率潛在上修空間。
    • 長期受惠於地緣政治下的供應鏈重組與AI浪潮。
  • 風險提示
    • 高資本支出可能影響現金流(Q3 Capex達24億美元)。
    • 全球半導體週期波動及地緣政策不確定性。

 

 

京東2025Q3核心業績亮點及戰略展望

數據時點:2025年11月14日(財報覆蓋2025年第三季度)


一、核心業務表現超預期

  1. 營收增長強勁
    • 總收入同比+15%,超機構預期(GSe/VA共識預期+1%~+2%);
    • 日用百貨(超市、服飾)同比+19%(超預期5個百分點),持續增長動能延續至Q4;
    • 平台服務及廣告收入同比+24%(超預期17個百分點),AI廣告技術及流量增長驅動顯著。
  2. 零售利潤率創新高
    • JD Retail運營利潤率達5.9%(創紀錄),顯著高於GSe預期的5.2%;
    • 利潤驅動因素:第三方佣金/廣告收入貢獻、規模化採購成本優化、高毛利品類佔比提升。
  3. 用戶規模里程碑
    • 2025年10月年活躍用戶突破7億,季度活躍客戶數同比+40%,購物頻次提升。

二、戰略投資與業務平衡

  1. 新業務虧損擴大
    • 新業務虧損達-157億元(GSe預期-139億元),主因海外市場及京喜業務投入;
    • 公司明確將利潤用於拓展新增長領域(外賣、下沉市場、國際化),以對沖”以舊換新”政策退坡影響。
  2. 家電電子增速放緩
    • 家電電子收入同比+5%(VS 2025Q2的+23%),主因2024年9月以舊換新政策高基數效應;
    • 預計Q4基數壓力持續,公司將增加短期補貼以穩增長。

三、未來增長引擎

  1. 即時零售協同效應
    • 外賣業務GMV環比雙位數增長,UE(單位經濟模型)持續改善;
    • 與核心零售強協同:外賣用戶轉化率達50%,超市/電子配件交叉銷售率提升。
  2. 技術驅動降本提效
    • AI廣告技術:廣告收入環比加速至20%+;
    • 智能產品應用
      • JoyAgent 3.0等AI代理工具降低40%直播成本,服務超4萬品牌;
      • 雙十一期間AI客服處理42億次諮詢;
    • 物流自動化:20+省部署機器人及無人配送車,優化運營效率。

四、資本市場觀點

  • 當前估值邏輯:股價平淡反應(ADR持平)反映核心業務穩健 vs 新業務虧損擴大矛盾;
  • 長期信心支撐
    • 前9月零售利潤達416億元(同比+34%),已超2024全年水平;
    • 供應鏈壁壘+獨特自營/平台混合模式構築護城河;
  • 評級與目標價:維持「買入」評級(SOTP目標價:美股45/港股��174)。

 

一、3Q25 核心業績亮點

  1. 整體表現強勁
    • 營收:2990億元(同比+15%),超彭博預期2%;
    • 淨利潤:非GAAP淨利潤58億元,超預期41%(預期41億元)。
  2. 京東零售(JDR)驅動盈利
    • 營收:2510億元(同比+11%),符合預期;
    • 品類分化:電子品(EG)增長4.9%,日用品(G&M)大幅增長18.8%;
    • 利潤率提升:經營利潤148億元(同比+28%),經營利潤率5.9%(同比+0.8pp)。
  3. 新業務與服務業態高速增長
    • 新業務收入:156億元(同比+214%),主要由京東外賣(FD)拉動;
    • 服務收入:730億元(同比+30.8%),廣告(+23.7%)與物流(+35%)雙引擎驅動。

 二、4Q25 關鍵風險與挑戰

  1. 零售業務預期疲軟
    • 收入與利潤指引:預計Q4 JDR收入同比-5%、經營利潤同比-23%,顯著低於市場預期(原預期收入+5%、利潤+10%);
    • 核心拖累:電子品類受高基數及補貼退坡影響,京東擬自掏腰包補貼,壓制短期利潤率。
  2. 新業務虧損持續
    • Q4虧損預估:140-150億元(持平Q2-Q3水平);
    • 結構變化:外賣(FD)虧損收窄 vs. 京喜(JX)及京東全球(JD Global)虧損擴大。
  3. 出海與廣告成亮點
    • 廣告增長:Q3廣告收入同比+20%,用戶流量與廣告技術升級驅動;
    • 全球化布局:JOYBUY平台在歐洲四國(英、法、德、荷)試水,計劃2026年引入第三方賣家。

 三、未來增長動能

  • 日用百貨(G&M)持續發力:健康產品、汽車配件、京東超市等子類目2026年仍為核心增長點;
  • 政策預期:管理層預判「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或重啟,但力度尚不確定;
  • 新業務優化:外賣(FD)單位經濟改善(GMV環比雙位數增長,投入環比下降)。

 四、估值與風險提示

指標數值市場對比
目標價43美元(維持買入)SOTP估值法
FY26F市盈率11.4x(當前8x)非GAAP EPADS 26.88元
下行風險1. 宏觀經濟惡化;
2. 零售/物流利潤率不及預期;
3. 新業務虧損超預期(如外賣)。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