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9618天價收購佳寶 消息人士:金額遠未達40億

昨日(21日)傳出京東(9618.HK)以天價40億元收購佳寶的7成股權,然而今日(22日)最新據接近京東人士指,實際收購金額沒有媒體爆料的40億這麼大,具體官方資訊或在8月份公布。

據報,佳寶已賣盤予京東,約4個月前雙方已完成簽約。報道又指,今次交易作價達40億元,包括購入佳寶零售網級絡及物業,將分批交付交易金。而京東回覆查詢時未有正面回應,僅稱一切以最終官方通告為準。

但有接近京東人士指,實際收購金額沒有媒體爆料的40億這麼大,有企業融資界人士透露,賣方未必全數收足40億元,因為當中涉及債務對數並釐定價值。

佳寶主攻街坊生意

佳寶自1991年成立以來,主打平價路線,主攻街坊生意,提供凍肉、糧油、新鮮蔬果等商品。按照官網資料,目前員工總數超過1000人,約90間分店遍布全港各區。佳寶不少店舖為自置物業,不過自2021年起,創辦人林曉毅一改此前密集掃貨態勢,轉而沽出多項物業,包括曾用作佳寶總部的葵涌佳寶集團中心,當年以14.35億元沽出。

京東去年攻港 近月低價攻勢加碼

而京東自去年9月宣布投入15億元人民幣布局香港市場後,今年3月再加碼推出「買貴就賠」以及自營家電「30天內包退」、「一件包郵」等服務,並於戶外投放大型廣告,積極搶佔本地市場份額。

期間,京東曾與競爭對手HKTVmall爆發口水戰。HKTVmall創辦人王維基質疑京東抄襲應用程式介面後,京東即諷刺HKTVmall毛利率太高,並稱京東自營的毛利率只有大約10%,以突出其商品低價優勢。今次京東的收購對象佳寶同樣以平價著稱,呼應京東「薄利多銷」的策略。

外資券商分析員表示,對於京東購買線下資產不感到意外,京東一直實行線上線下多渠道布局,在內地集團的線下資產包括京東MALL、七鮮超市(7FRESH)等,此外還有新業務「京東生鮮折扣店」,支持小時達、次日達或自提服務。

另有市場人士說,京東要擴大在香港的業務規模,增加商品供應,尤其是進入生鮮、超市等領域,無可避免需要實體門店或線下網絡,方便客戶取貨。

學者:為海外擴張試水溫

亦有多名市場人士認為,此次收購佳寶,除有助京東在香港拓展版圖,相信也是為海外擴張試水,而且佳寶作為本地二三線超市,資產規模對京東而言較為相宜。經濟學者李兆波向媒體指出,佳寶已建立良好的零售網絡基礎,收購有助京東快速進軍香港超市市場

16間自置商舖物業用於經營佳寶

佳寶創辦人林曉毅熱衷於投資本港商舖物業,有如隱形舖王,其名下或公司旗下過往一直分階段吸納商舖業權,至少涉及約29至30間商舖。但林曉毅名下有多少商舖物業列入是次與京東的交易當中,雙方未有公布。

翻查林曉毅個人及名下多泰投資所持有、用於經營佳寶的16間商舖物業,其合併的購入價值最少達10.48億元。自置物業佔其在港經營的90間店舖中超過17%,其購入商舖用於自營生意比例之多。有市場消息指出,林曉毅及相關人士正放售逾20個物業。

佳寶年營業額曾達數十億元

林曉毅於1980年偷渡來港,當時抵壘政策即將取消。他只有小學學歷,初時落腳筲箕灣木屋區,從打工仔轉為無牌小販,在柴灣街頭賣生果。透過街頭銷售,他一天可賺2000元,這成為初始資本的來源。

1991年,林曉毅投資3萬元與友人合開凍肉舖。1997年拆夥後,他在筲箕灣開設首間佳寶食品超級市場,專注急凍肉類銷售,店名寓意「街市的一塊寶」。他直接向廠商入貨,自行包裝分銷,成本降至傳統模式的四分之一。此舉影響代理商利益,曾遭封鎖供應,但他維持薄利多銷模式。

2000年代,佳寶成長為連鎖品牌,涵蓋凍肉、海產、糧油及蔬果,據報年營業額達數十億元。從單店擴至90間,員工逾1000人,針對中低端市場。佳寶強調平價定位,在香港零售環境中佔據一席,但林曉毅亦坦言曾面對成本波動和競爭壓力。2025年,京東收購佳寶,標誌業務轉型。林曉毅在訪問中提及,其模式重點在於成本控制與平價銷售。預計結合電商元素,提升物流與線上銷售。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