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智能汽車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均勝電子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公司同樣有在A股上市(600699.SH),屬於「A+H」公司之一。中金公司及瑞銀為聯席保薦人。
均勝電子的智能解決方案支持信息互動、環境探測、分析、決策和控制等功能,提升駕駛體驗與安全性。汽車電子業務專注於智能交互界面和域控技術,從而實現個性化體驗和車輛與駕駛員之間的無縫溝通,而新能源管理系統分部則利用智能能源管理來改善充電性能及電池安全。在汽車安全方面,採用監控和預測分析技術,以實現疲勞監測、自適應安全響應和自動保護措施(如碰撞前調整)等功能。
積極投入創新研發 響應市場趨勢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全球汽車被動安全行業前三名供應商約佔總市場規模的91.9%,中國汽車被動安全行業前三名供應商約佔總市場規模的84.5%。儘管傳統燃油車面臨一定程度的市場不景氣,但在技術進步、政府激勵措施和環保法規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炸式增長。全球新能源汽車(NEV)按銷售量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320萬輛增長到2024年的1,900萬輛,複合年增長率為56.5%,並預計將進一步從2025年2,340萬輛增長到2029年4,070萬輛,複合年增長率為14.9%。隨著電動化趨勢的推進以及先進集成技術的進步,汽車行業目前正處於重大轉型期。
均勝認為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對其汽車電子解決方案業務帶來重大影響,尤其是在汽車智能化領域。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程度較高,能夠更大程度整合先進的智能功能,如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增長和競爭加劇,整車廠正在推出更多具有增強型智能功能的車型,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同時,傳統燃油車亦融入更多智能功能。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急增,新能源管理系統業務(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和車載功率電子)的需求亦將有所增長。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智能功能不斷變化的需求,新能源汽車(NEV)車型的快速迭代也為具備紮實技術背景和高研發效率的一級供應商提供了機遇。因此,預計新能源管理系統業務將直接受惠於新能源汽車的日益普及。
根據上市文件,公司已成功開發出多項核心內部技術,為產品和解決方案奠定基礎。從底層開始自主開發、設計和生產電池管理系統和域控制器等核心產品的硬件,同時開發相應的核心軟件。通過採用「平台化及模塊化」的研發策略,均勝注重自研發階段開始的項目全生命週期的成本效益。因此,產品的底層技術平台的適配性強,並可在各整車廠車型平台上廣泛複用,從而極大降低研發成本,縮短開發週期,能快速滿足客戶產品迭代需求。
公司積極開發新技術,例如提供涵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網聯的全方位功能的艙駕融合域控制器和中央計算單元(「CCU」);結合在汽車安全和汽車電子領域的經驗,佈局開發煙火式電池斷路器(「煙火式電池斷路器」)、駕駛員監測系統(「DMS」)和乘員監測系統(「OMS」)等創新解決方案。
同時,公司已搭建高度全球化平台,真正做到與全球整車廠同步研發、同步配置供應鏈、生產和銷售網絡。截至2025年4月30日,在全球設有超過25個研發中心和超過60個生產基地,覆蓋亞洲、歐洲和北美等主要汽車市場。我全球化戰略已證實卓有成效,其中境外銷售額佔2024年總收入的74.7%。此外,均勝電子從2021年至2024年連續四年在中國跨國公司100大及跨國指數中排名第一,反映全球化運營的規模。
收入穩定增長 毛利率按年提升
截至2025年4月30日,均勝的客戶覆蓋超過100個全球汽車品牌,包括中國和全球的十大整車廠。借由公司在汽車電子和汽車安全領域的技術能力和跨域覆蓋解決方案以及全球化的客戶網絡形成推力,賦能全球整車廠客戶,打造「更智能、更安全、更環保」的出行體驗。此外,通過內生發展和戰略收購,均勝從一家僅在中國提供單品類汽車零部件的公司,轉型升級至具有跨域覆蓋的產品和強大技術能力的全球智能汽車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
公司於往績記錄期內實現整體穩定增長。收入由2022年的497.93億元(人民幣)提升11.9%至2023年的557.285億元,並進一步增加0.2%至2024年的558.636億元。收入由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的179.89億元增加9.6%至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的197.073億元。
毛利由2022年的55.42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80.569億元,並進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90.637億。由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的27.967億元增加至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的35.137億元。毛利率由2022年的11.1%上升至2023年的14.5%,並進一步上升至2024年的16.2%。2024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的15.5%上升至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的17.8%。
背景
均勝電子是智能汽車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汽車零部件行業關鍵領域(主要為汽車電子和汽車安全)的先進產品和解決方案。業務專注於汽車零部件的研發、製造和銷售,於202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中排名第41,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收入計,其為中國和全球第二大汽車被動安全產品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