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通告】騰訊音樂1698業績佳,純利增36%,澳博880上季純利暴跌91%

每日通告
騰訊音樂Q3業績佳 純利增36%至21.5億元 騰訊音樂(1698.HK)第三季多賺36%,純利21.5億元人民幣。經調整純利2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2%。收入84.6億元人民幣,上升逾20%。 澳博上季純利暴跌91% 衛星場結業及競... 通脹及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導致消費者信心放緩。而地域衝突影響航運及原材料供應穩定性,短期經營環境難免有波動。 開拓藥業折讓15%配股集資近5千萬 用於脫髮藥三期臨床...

黛麗斯國際(0333)2026財年首季銷售2.363億港元,同比跌25%

重點新聞
黛麗斯國際(0333.HK)於2026財政年度首季錄得銷售額2.36億港元,按年下跌25%,反映市場需求疲弱。此情況主要由於美國品牌及零售商為應對貿易環境之不確定性,積極控制庫存水平,以減低美國聯邦政府實施不穩定關稅政策可能帶來之潛在影響。... 通脹壓力,而利率走勢反覆及就業數據參差,將進一步削弱整體經濟前景,抑制消費者信心及企業投資意欲。...

大行報告,高盛: 青島啤酒 Q3產品結構升級與均價疲軟形成矛盾-20251028

大行報告
青島啤酒3Q25財報核心結論 整體表現:營收微降、利潤低於預期,產品結構升級與均價疲軟形成矛盾 營收:88.8億元人民幣(同比-0.2%),低於預期(GSe預測+1.3%) 淨利潤:13.7億元人民幣(同比+1.6%),顯著低於預... 通脹壓力緩解 經濟復甦疲軟影響消費意願 以下為電力行業研究報告的繁體中文版本,嚴格遵循原文語境與專業術語,並依據兩岸三地用語差異進行在地...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重點新聞
歐洲央行周四(30日)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為連續第三次未有調整利率。當中,歐洲央行存款便利利率維持2厘,主要再融資利率維持2.15厘,邊際貸款利率則維持2.4厘,並無提供未來利率指引。議息結果公布後,歐元匯價走軟,歐元兌美元報1.1... 通脹仍接近2%中期目標,管理委員會對...


通用汽車上調全年指 漲價成本轉嫁成功

重點新聞
通用汽車Q3漲價換利潤,關稅衝擊縮、車價漲,上調全年指引。通用汽車爆漲14.86%,關稅前景改善。 Q3營業數據 調整後息稅前利潤:34 億美元(同比-18%,預期 27 億) 營收:490 億美元,同比持平 全年利潤指引:120-... 通脹,公司直言消費者將分擔大部分增量成本,成功成本轉嫁。 與此同時,9 月 30 日聯邦稅收抵免到期前,消費者搶購致 Q3 電車銷量 66 501 輛(紀錄1...

美聯儲巴爾:關稅或造成持續通脹 ,是否因需求減息仍不明朗

重點新聞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巴爾(Michael Barr)指出,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通脹維持高位,因此呼籲在考慮進一步降息時需保持審慎立場。他強調,貨幣政策制定者應以謹慎態度調整政策,從而有充足時間觀察經濟數據、修正預期,並更全面地評估各項風險的平... 通脹維持高位,因此呼籲在考慮進一步降息時需保持審慎立場。他強調,貨幣政策制定者應以謹慎態度調整政策,從而有充足時間觀察經濟數據、修正預期,並更全面地評估各項風險的平...

美國聯儲局會議紀錄顯示聯儲局內部對年內減息次數現分歧

重點新聞
美國聯儲局公布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儲局官員在上個月的政策會議上表現出今年進一步減息的意願,惟多位官員因通脹擔憂而持謹慎態度。 會議紀要顯示,多數與會者認為在今年餘下時間進一步放寬政策可能是合適的。不過,也顯示大多數官員強調其通脹預期面臨... 通脹擔憂而持謹慎態度。 會議紀要顯示,多數與會者認為在今年餘下時間進一步放寬政策可能是合適的。不過,也顯示大多數官員強調其...

三家投行指美股過熱

重點新聞
高盛、瑞銀、花旗均在最新研報中指出,在勞動力市場韌性、財政刺激預期、寬鬆金融環境三重合力下,美國三季度數據表現出超預期韌性,重新加速風險顯著增加。 高盛:宏觀意外指數飆升,Q3 GDP 預測上修至 2.6%;將經濟過熱列為年底核心風險... 通脹重燃概率高。 三家投行一致認為,當前美國經濟在多項指標上表現強勁,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出韌性。如果經濟確實重新加速,將對貨幣政策路徑產生重要影響,並推動資產配...

高市早苗上台 日元走弱股市表現強勁

重點新聞
高盛日本策略師團隊指出,國防開支與央行政策正常化可能成為市場重新關注的核心議題。高市早苗上臺,可能引發“積極的市場反應”並伴隨“日元走弱”。 若日本央行10月不加息,市場可能解讀為新政府與央行之間存在“政策默契”,從而對銀行板塊情緒構... 通脹政策(儘管其立場已有所緩和)。未提議削減消費稅,但自民黨少數派執政的穩定性疑慮可能輕微推高日債期限溢價。...

中國8月數據全面低於預期 政策子彈或將再次上膛

重點新聞
中國經濟在2025年8月的宏觀數據出了,工業生產增長低於預期,因該國關鍵製造業板塊在美國高額貿易關稅下持續受到海外需求疲軟的壓力。 多項問題仍未解決,美國仍對中國多類商品維持約50%關稅;歐日經濟同步放緩,全球需求同步下行;內需消費疲... 通脹數據之後,後者也表明私人支出正在放緩。「外需冷、內需疲、地產弱」三壓疊加,8月數據全面低於預期,北京政策子彈或將再次上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