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業(06069)是內地頭部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已連續11年實現盈利,2024年淨利潤增長37%至3.9億元(人民幣。下同),中金料今明兩年純利分別達5.17億元及6.58億元。
先講結論:盛業(06069)繼2024年純利增長37%後,按中金預測,今年再增長32.6%,明年再增長27.3%,未來兩年年複合增長達30%,可以候13元以下收集,短線上望3月28日高位14.44元至15元水平,收市跌破11.8元止蝕。
盛業是內地頭部供應鏈金融科技公司,長期致力於通過科技手段「讓供應鏈更高效,金融更普惠」。
自2014 年成立以來,公司經歷了三個關鍵發展階段:2014 年-2017 年,專注於供應鏈金融服務,主要依靠保理業務和銷售保理資產獲取收益;2017 年,公司開始構建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業務模式向規模化和平台化發展,收入來源也擴展至數字金融解決方案和平台服務;2022 年後,公司定位爲供應鏈科技平台,形成了數字金融解決方案、平台科技服務以及供應鏈資產的出售三大主營業務。通過深度融合產業數據和供應鏈科技,公司打造了一個高效、透明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生態系統。
東吳證券:供應鏈金融科技服務空間廣闊
東吳證券指出,盛業主要服務於基建工程、大宗商品和醫藥醫療三大行業,與10 多家央國企核心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同開拓約4.3 萬億元的潛在市場規模。這些行業不僅市場規模龐大,而且具有較高的抗經濟週期能力。
盛業積極佈局新能源和跨境電商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到2025 年,中國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60 萬億元,新能源市場規模將達到5355 億元,極具活力。公司憑藉強大的科技平台和風控能力,有望在未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滲透率。此外,公司通過與地方國企的合資合作,進一步增強了資金實力和市場影響力,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盛業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截至2024 年末,累計研發投入超過2.5 億元人民幣,擁有80 項國家發明專利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覆蓋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風控等多個關鍵技術領域。
盛業通過AI、RPA 等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和風控能力。通過構建盛易通風控平台、產業生態和資金監控三大核心要點,利用繪製三大畫像、多維度數據交叉驗證和智能化監控等手段,降低交易風險,保障資金安全。此外,盛業通過「盛易通雲平台」實現了融資全流程的線上化操作,顯著提升了客戶體驗和業務處理效率。
東吳證券預期,盛業2025/2026/2027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6/6.89/8.50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1%/29%/23%。考慮到公司所服務核心企業信用較高,新興行業有望驅動未來持續的高增長,且平台收入佔比持續提升,帶來整體經營質量提升。我們看好公司深耕供應鏈金融及金融科技服務,帶來業績持續快速增長,參考行業平均估值情況以及公司利潤增長預期,東吳證券給予盛業2025 年歸母凈利潤25 倍PE,對應目標價為14.5 港幣。
中金:派息比率高增長期吸引力
中金指出,盛業計劃去年派發每股0.347元人民幣股息,派息比率約90%,且考慮今年派發特別股息,該行認為這將增加公司長期投資吸引力。基於此,中金上調盛業今明兩年盈利預測28%及46%,分別至5.17億及6.58億元人民幣。
總結而言,盛業繼去年增長37%後,預期今年再增長32.6%,明年再增長27.3%,未來兩年年複合增長達30%,可以候13元以下收集,短線上望3月28日高位14.44元至15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