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調整汽車關稅政策,以減輕對汽車產業的衝擊。此舉是美國主要車商及產業團體施壓後的妥協結果。
美國向汽車零件徵收兩成半進口關稅措施將於本周四(5月1日)生效,而特朗普周二(29日)簽署行政命令,修訂這項措施,讓從外國購買零件的美國車廠,為本土生產的汽車申請相當於建議零售價百分之3.75的退稅;而在這項修訂生效的第二年,退稅率降至百分之2.75,其後繼續遞減至完全取消。此設計旨在給予企業調整供應鏈的時間,並加速生產回流美國。
目前,美國對進口汽車維持25%的關稅,但新措施將避免其他關稅「疊加」於同一車輛或零件。根據白宮官員說法,鋼鋁關稅、來自加拿大與墨西哥的25%關稅,以及其他一般性10%關稅,將不再額外疊加於汽車關稅之上,未來將以適用較高稅率為準,避免重複課稅。
車商肯定緩衝措施,但市場波動隱憂未解
通用汽車(GM.US)執行長芭拉(Mary Barra)、福特汽車(F.US)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以及Stellantis(STLA.US)董事長艾爾康(John Elkann)均對政策調整表示支持。芭拉稱:「總統的領導協助通用等企業在美國市場建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法利則指出:「新措施有助減輕關稅對製造商、供應商及消費者的衝擊。」
然而,汽車產業仍對政策不確定性存有疑慮。儘管通用汽車公佈強勁季度財報,仍撤回2025年財務預測,並推遲原定財報會議,待政策細節明確後再行召開。
安侯建業(KPMG)美國汽車產業主管拉羅卡(Lenny LaRocca)表示:「業界雖歡迎關稅緩衝,但在貿易政策頻繁變動下,市場波動性難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