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恒科技(1760):助力車企邁向高端制造 快將迎來爆發期

投資專欄
7月22日,英恒科技發盈喜,預期中期純利按年增長不少於40%。小編在今年年初也介紹過英恒科技,在汽車新四化發展背景下,前瞻性佈局汽車領域。由於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極快,疫情打亂供應端,汽車晶片短缺嚴重,間接令英恒的收入大增。最近網上熱詞中... 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極快,疫情打亂供應端,汽車晶片短缺嚴重,間接令英恒的收入大增。最近網上熱詞中國正在「德國化」,轉向『重製造、輕服務』,無獨有偶英恒已經成為ZVEI-...

20210804港股覆盤-蘋果增加中國供應商

港股分析
恒指低開33點,報26161點,其後窄幅上落。9點50分後,由騰訊等大型科技股上漲拉動,恒指升至最高26650點。午後,港股升幅收窄,恒指收市報26426點,升231點,全日成交1684億。 北水今日淨買入25.01億港元。其中騰訊控... 新能源汽車核心配套零部件生產能力。據早前當地媒體報道,項目將於8月底開工建設。比亞迪(1211)創下新高,收市升8.34%,報280.36元。其他車股也普漲,其中吉利...

20210804晨讀

A股分析
行情回顧 3日指數早盤低開探底後震盪回升,午後震盪走弱。兩市個股由早盤的漲多跌少,漲跌比2:1,變成跌多漲少,漲幅大於7%個股133只,跌幅大於7%個股182只,午後跌幅擴大,是早盤的2倍,兩市成交額合計14161億元。 上證指數如... 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需要在電能的產、送、用全鏈條加大投入力度。從電源側看,為了解決...

20210804 今日焦點通告

焦點通告
今日有點太累,簡單打好了,「鴉片」風波下,北水外資只會更相信港股係提款機,新經濟股暫時未得 ; 短炒來說基本上新能源﹑體育股﹑(汽車/芯片開始轉弱)會是最好(體育股今晚有新利好政策)。 美股風險不少,最怕他連帶全球股市下跌,所以會ke... 新能源﹑體育股﹑(汽車/芯片開始轉弱)會是最好(體育股今晚有新利好政策)。 美股風險不少,最怕他連帶全球股市下跌,所以會keep多一點現金。 信達...


超威動力(951):龍頭地位牢固 儲能打開增長空間

投資專欄
目前在國內兩輪車電池基本上由超威動力是兩家寡頭壟斷之一,數據顯示超威的電池市場份額佔比都超過40%,這個行業集中度非常高。去年疫情,市場對電動自行車的需求增加,政府持續完善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的行業規範,促進電動自行車的升級換代及產業的健康發... 新能源。據瞭解,克能...

Tasty United 2021-08-03直播

Tasty United 節目重溫
【Tasty United Live 2021-08-03】 汽車新能源恐短線見頂 博超賣低彈 內房終極一注 三傻最新操作 Thomas:短炒DASH 主持: #晉佳 #馮宏遠Thomas 00:00 live start... 新能源恐短線見頂 博超賣低彈 內房終極一注 三傻最新操作 Thomas:短炒DASH 主持: #晉佳 #馮宏遠Thomas 00:00 live st...

【分銷渠道改革!】Tesla預將國內一線城市商超體驗店數量減半 重回傳統汽車商圈

美股投資專題
有知情人士表示,Tesla將調整分銷渠道,減少國內一線城市商超體驗店的數量,回到傳統車企的4S店模式,在傳統汽車商圈建設「前店後廠」的網點,以提高展銷和售後服務的能力。 知情人士稱,「現在Tesla找的場地都集中在傳統汽車商圈... 新能源車企的營銷負責人表示,目前Tesla正在完成「店找人」到「人找店」的轉變,當新的品牌具有了知名度,它就會回歸汽車商圈,建設綜合性的服務中心。 雖然Tesl...

《中國證券報》:造車新勢力產能過剩 促擺脫「燒錢」模式

重點新聞
《中國證券報》指,近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造車新勢力掘起同時,卻陷入重覆建設的泥潭。專家指出,在汽車產能嚴重過剩背景下,造車行業能否擺脫「燒錢」模式,而著眼於打造先進產能,成為殺出重圍的關鍵。 《中國證券報》指,拜騰汽車估值曾... 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造車新勢力掘起同時,卻陷入重覆建設的泥潭。專家指出,在汽車產能嚴重過剩背景下,造車行業能否擺脫「燒錢」模式,而著眼於打造先進產能,成為殺出重圍...

鄭州災後補貼新車置換優惠

重點新聞
7月29日,鄭州市發佈《鄭州市車輛受損報廢的車主購置新車補貼辦法》,針對在暴雨中受損的車輛,宣佈將在車主購置新車時進行補貼。該政策出臺後,包括蔚來在內的新能源車企已經快速展開行動。 鄭州市40萬輛水災受損車帶來的巨大換購潛力,... 新能源車企已經快速展開行動。 鄭州市40萬輛水災受損車帶來的巨大換購潛力,正在吸引著眾多車企的注意力。蔚來汽車用戶發展高級總監王文軒指,水泡車輛置換蔚來...

20210803 今日焦點通告

焦點通告
昨晚美國公佈ISM製造業PMI 7月份製造數指數比預期低,當中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需求減弱,而係因為原料交付﹑材料短缺﹑交通及商品成本上升所影響,加上疫情問題再度緊張,10年債創1.17的低位,顯示部份資金持續流入避險,現時美股只有龍頭股在支... 新能源車(2333﹑175﹑1211)﹑儲電﹑芯片﹑自動駕駛﹑零件﹑內飾遲早會炒到整條產業鏈。 信義玻璃(868.HK)︰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