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於6月19日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及雙櫃台莊家機制,推動人民幣計價證券在港交易及結算。目前,至少有約24家上市公司,已申請增設人民幣櫃枱,包括中銀香港(02388)、騰訊(00700)、快手(1024)等,投資者可在不改變實益擁有權下,將證券由港幣櫃枱轉換為人民幣櫃枱交易,反之亦然。港交所聯席營運總監姚嘉仁描述,已有9個莊家準備作跨櫃台套戥交易,以提供流動性,降低兩櫃台的差價,令價格撇除匯率後趨向一致。
港交所CEO歐冠昇曾形容,雙櫃枱模式是重要里程碑,鞏固香港的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銷情」慘淡 日均成交不足2億元
不過7月18日,雙櫃台推出一個月,交投仍冷清,首批24隻雙櫃台股份,人幣櫃台日均成交額僅僅1.74億元人民幣,低於港元櫃台側的258億港元。該批人民幣櫃台股份,佔恒指、國指和科指介乎55%至59%。
恒指公司辯護指,雙櫃台能增加離岸人幣投資選擇,幫助接通近9000億元人幣的離岸流動資金池,並長遠可提升港股的流動性。
Tasty節目主持人晉佳指出,人民幣雙櫃台對港股有好大影響,亦係大趨勢,預料未來主要大型股份都會申請。雖然實行初期未必有即時反應,有機會有長線升勢,並重提2014年港股通,4月左右市況同樣不景,但約半年左右就開始慢慢炒上,到2015年年中更出現港股大時代。
晉佳續指,雙櫃台好處是阿里、京東可技術上開通行北水。但不過因有莊家存在,亦計好數,散戶無套戥空間,同時拆散兩個盤後,盤量會分散。而對短炒投資者來說,同一時間要睇兩邊盤,操盤難度順勢提高。
同場Benny表示,有大部份人未想到措施的隱藏含意,指出巴西、中東等地的糧食、石油,很多都用人民幣結算,當中比較多對中國有順差,它們手持的人民幣,幾乎除購買中國貨外無地方可用,雙櫃台或有利港股。
首批21隻股份雙櫃台交易 佔恒指近5成市值
雙櫃台推出首日有21雙人民幣雙櫃台股份交易,其中19隻為藍籌股,共佔恒指市指49%。人民幣股份編號與港股編號相若,但以8字開頭,詳列如下:
股份 | 恒指佔比 |
騰訊(80700) | 8.32% |
阿里(89988) | 8.09% |
友邦(81299) | 7.82% |
美團(83690) | 5.73% |
中移動(80941) | 3.37% |
港交所(80388) | 3.09% |
京東(89618) | 2.02% |
小米(81810) | 1.6% |
中海油(80883) | 1.6% |
新鴻基地產(80016) | 1.25% |
安踏(82020) | 0.95% |
李寧(82331) | 0.93% |
百度(89888) | 0.77% |
中銀(82388) | 0.75% |
恒生(80011) | 0.7% |
潤啤(80291) | 0.68% |
吉利(80175) | 0.47% |
聯想(80992) | 0.46% |
京東健康(86618) | 0.46% |
快手(81024) | — |
商湯(800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