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HDD/SDD漲價會影響需求嗎?

最近AI熱潮帶動HDD/SDD漲價,這個趨勢持續中會影響需求嗎?

我們結論先行,漲價不會逆轉需求,即使 2025Q4 企業級 SSD 合約價再漲 5–10%(全年累計已漲 30% 左右),占 AI 伺服器總成本仍 <1%,雲廠商不會因此放緩採購。

低成本替代路徑
雲服務商還可以低成本替代路徑,我們以2025 年 9 月 HDD 15–20 /TB,企業級QLCSSD約60/TB來計算;當 HDD 再漲 50% 而 QLC 只漲 10% 時,二者 $/TB 差距將縮到 2× 以內,雲廠商會加速把 20% 的溫資料從 7.2K HDD 遷往 QLC,但冷資料仍留在 HDD/磁帶。

供需展望

2026 年前產能增量主要被 HBM4 擠佔,Enterprise SSD 仍是最緊缺賽道,漲價彈性 > HDD。

HDD方面,近線盤 2025 年缺口約 8–10 EB,但廠商擴產保守,價格溫和上漲;長期看 AI 冷資料年複合 50% 增長,HDD 總 bit 需求仍大於 NAND。

海外三星、美光、SK 海力士占 80% 訂單;國產長江存儲 QLC 在阿裡、位元組小批量驗證,預計 2026 年進入 10% 供應鏈。

雲廠商 Capex 的邊際影響

以 H100 8-GPU 伺服器為例,GPU 約 24 萬美元,DRAM 2.5 萬,SSD(4×7.68 TB TLC)僅 1,200 美元,占比 0.5%。即便 SSD 價格翻倍,整機成本抬升 <0.5%,遠低於 GPU 溢價,故不會觸發 Downsizing。

雲廠商通常鎖定 6–12 個月 Enterprise 合約,2026 年 Q2 前的 NAND 產能已被北美 CSP 包掉,短期價格博弈空間有限。只有當 SSD 漲幅18 個月,才可能迫使部分非即時推理業務降速或縮容,目前看概率極低。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