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報道,工業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等目標的戰略,現階段已取得一系列成績,但目前中國新能源車成本依然偏高。另外,電動車關鍵部件動力電池,面臨鋰鈷鎳等礦產資源保障和價格上漲壓力,工信部將與相關部門一起加快統籌,提高保障能力。
消息拖累車股全線下跌。比亞迪股份(1211.HK)報250.2元,跌3.17%;吉利汽車(175.HK)報25.05元,跌5.11%;長城汽車(2333.HK)報29.5元,跌9.23%;廣汽集團(2238.HK)報7.82元,跌3.58%;小鵬汽車(9868.HK)報145.5元,跌1.42%;理想汽車(2015.HK)報114.1元,跌0.78%;東風集團股份(0489.HK)報7.82元,跌1.88%。
辛國斌提到中國新能源汽車8月單月產銷首次突破 30 萬輛,市場滲透率接近 11%,民眾購買新能源車比重逾 77%,自主品牌新能源車,與國際知名品牌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181.3萬輛和179.9萬輛,年增率均超過 1.9 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達 151.2 萬輛和 149.2 萬輛,年增率分別為 2.2 倍和 2.1 倍。而 8 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32.1 萬輛,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銷售滲透率提升至17.8%。今年前 8 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滲透率接近11%,遠超過去年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