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
國產
汽車晶片國產替代荊棘滿布
投資專欄今日,蔚來(NIO.US)宣佈,由於晶片短缺,公司決定從2021年3月29日起,合肥工廠臨時停產5個工作日。蔚來表示,半導體整體供應短缺已影響到該公司3月的產量,預計在2021年第一季度將交付約19,500輛汽車,低於此前預期的20,000... 國產替代?
晶片對汽車重要性
隨著汽車越來越智能化,新能源汽車更是大量使用智慧化配件,傳統汽車中各種晶片的應用也越來越多,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汽車功...
工信部頻頻化解汽車芯事 國產汽車電子巨頭迎發展良機
重點新聞據工信部25日披露,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24日主持召開了汽車晶片供應問題研討會。這是時隔不到一個月,工信部再度出手化解汽車“芯”事,其對產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有晶片業內人士表示,鑒於汽車晶片的研發難度高、週期長等特性,國產... 國產汽車晶片短期內“替補”上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此番缺“芯”讓汽車全產業鏈意識到...
H&M「吃飯砸鍋」惹眾怒 棉花問題或引發供應鏈危機
投資專欄H&M跟隨Better Cotton Initiative(BCI)禁止新疆棉花一事昨晚在全網發酵,H&M遭全國抵制,各大電商完全遮罩,可以說一日內死亡。昨晚H&M中國發布聲明,指其公開透明的原則管理我們的全球供應鏈... 國產量的絕對多數,以2020年為例,新疆棉花產量佔據了全國總產量的87%,全世界的20%。 新疆的棉花品質僅次於埃及長絨棉,是世界上質量最好棉花之一。但是埃及...
吉利自主研發的中控晶片將會在2023年實現裝配上車
重點新聞近日,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自主研發的中控晶片將會在2023年實現裝配上車。 在新能源智能汽車核心零部件電池和晶片方面,吉利堅持走自研體系為主,同時和頭部企業強強聯合的策略。 其中,在鋰電池... 國產品牌晶片的導入,以及自主研發設計的晶片。...
中美試探性會面 不可太樂觀
投資專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將在下週與主管外事工作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拉斯加舉行會面。中國外交部在11日宣佈應美方邀請,兩方在3月18至19日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這是自拜登上任美國總統以來,美中兩國高層官員的... 國產品,也能緩和兩方關係。
結語
中美高層在阿拉斯加舉行會面,無疑是個正面資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拜登是不可能忽視的。拜登在言語上可能不會像特朗普那麼...
長城汽車(2333.HK)一間擁抱未來的公司
投資專欄魏建軍的決心說起
長城汽車的背景可以從30年前魏建軍接手長城汽車開始說起,當年主力還是做一些工業用車,直到1996年長城發佈第一代皮卡車(其實類似於半貨車半越野車),又到後來2006年長城發佈了第一款SUV車型,又到後來集團終於有一個重要... 國產,在成本上較市場主流產品降低了28%。其主要應用於公交客車、中重型載貨車等車型,計劃於2020年11月量產。 蜂巢能源 - 新能源動力電池技術
長城...
多部委召開閉門協調會 解決工業氣體難題
重點新聞3月11日下午,工信部等多個部委召開工業氣體“卡脖子”問題協調工作會議,系統梳理我國工業氣體現狀,協調推進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 作為一個工業細分行業,工業氣體廣泛應用於鋼鐵、石化等傳統產業,以及電子半導體、醫療、食品等成... 國產化的比例不足1/3。”白久稱,由於電子特氣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電子特氣公司在自身技術水準儲備不足的情況下,還要受到政策法規等限制要求,往往難以實現...
小米(1810.HK):被剔出指數 受北水青睞
投資專欄基於美國投資禁令,富時羅素在3月5日宣佈將小米集團等從指數剔除,並將在今日確認,而標普道瓊指數在下星期一剔除小米。有大行估計富時、MSCI及標普指數剔除,約有18.7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出。以之前中國移動及中海油來看,短期波動股價終歸基本面。... 國產品牌。其中“花西子”、“大疆無人機”、“小米手環”等品牌紛紛上榜。 文章中並且以“說到性價比,小米是繞不開的品牌”為開頭,通過市場分析、消費者調研...
特斯拉(TSLA):歐洲碳權價格創新高 ARK稱買入好時機
投資專欄最近,美股特斯拉(TSLA)由900元跌至600元以下,很多人恐慌,有牛市女股神之稱的Cathie Wood管理的基金ARK卻瘋狂增持特斯拉股份。Cathie Wood在美債息上漲,科技股被狂沽的時候,認為這是科技股升浪中極佳的機會,她對特... 國產Model Y正式上線發售,同時售價較此前的進口版“暴降”十幾萬元,此舉也引發了消費者的搶購熱潮。而今,隨著Model Y開始交付,特斯拉的銷量又開始接連創新高...
潛力逐步釋放 我國消費市場穩定增長可期
重點新聞消費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定和擴大消費。這一話題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的熱議。接受記者採訪的人士表示,隨著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措施持續落地見效,預計我國消費市場總體將呈現穩... 國產商品品質不斷提升,進口管道不斷拓寬,免稅購物政策不斷完善,加之疫情影響居民出境,境外消費明顯回流。”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此前表示。 同時,5G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