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2015.HK)
1. 業績指引調整與市場反應
- 交付量下調:Q2交付預期從12.3萬-12.8萬輛大幅下調至10.8萬輛(同比-1%/環比+16%),6月單月僅3.32萬輛(同比-30%/環比-19%)。
- 股價已部分反映預期:過去三週港股(2015.HK)下跌5%,同期恆指上漲2%,顯示市場對指引下調的提前消化。
2. 業績不及預期的核心原因
- 銷售體系調整:L系列改款車型的銷售佣金結構改革導致短期交付受阻。
- 競爭與消費者觀望:小米SU7上市分流訂單,疊加消費者等待7月發佈的i系列純電車型(i8)。
3. 短期挑戰與應對
- 訂單波動風險:傳統淡季+地方補貼暫停或壓制Q3初期訂單增長。
- 關鍵節點:
- L系列補救措施:需快速恢復銷售動力,如優化定價或促銷政策。
- i8上市表現:7月推出的首款純電車型i8的市場反饋將成股價催化劑。
4. 下半年復甦邏輯未破壞
- 核心支撐點:新車型週期(i系列)啟動、團隊執行力、從Mega失敗中吸取的定價經驗。
- 潛在超預期機會:若i8定價具備競爭力,可能帶動毛利率回升。
5. 估值與風險平衡
- DCF目標價邏輯:
- 假設WACC 16.9%、Beta 2.1、永續增長率3%,加權牛/基/熊情景概率(25%/50%/25%)。
- 匯率風險:HKD/USD 7.8隱含匯率波動敏感性。
- 上行風險:L系列銷量超預期、BEV車型正向反饋、ADAS技術突破。
- 下行風險:供應鏈瓶頸、新車型延期、行業需求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