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務表現與核心挑戰 (2333.HK)
- 第二季業績符合預期
- 2Q25淨利潤達45.9億元人民幣(同比+19%),觸及市場預期上限(40-45億區間)。
- 上半年營收同比微增1%,淨利潤同比下降10%,主因毛利率承壓:
- 1Q/2Q毛利率同比下滑1-1.5個百分點(2Q估測20.8%,同比-1.1ppt,但環比+3ppt)。
- 費用壓力:直營渠道建設、新車型推廣及品牌技術投入增加。
- 全年盈利展望
- 維持2025年淨利潤預測138億元人民幣,市場對全年業績增速預期(同比持平或微降)需待3Q出口與國內銷量驗證。
二、產品戰略與技術創新
- 密集新車發布計劃
- 2025下半年推7-12款新車型,包括:
- 3Q重點:坦克400 Hi4-Z、坦克500 ADAS版、高山7(高端MPV);
- 4Q布局:哈弗2款全新車型、魏牌2款新車型、歐拉2款新車型,及坦克700(ADAS/Hi4-Z/HEV 2.0T多版本)。
- 出口市場:4Q25至1Q26推出針對歐洲市場的多動力版本(燃油、混動、純電)。
- 2025下半年推7-12款新車型,包括:
- 智能化升級
- 4Q25起搭載NVIDIA Thor-U晶片、自研ADAS域控系統及元戎軟件支援,推出高階ADAS功能(VLA/VLM模型、激光雷達、城市NOA方案),預計提升智能汽車競爭力。
三、銷量與出口預期
- 下半年銷量指引強勁
- 季度目標:
- 3Q末月銷量提升至13萬輛,4Q末達15萬輛(2Q月均10.4萬輛);
- 3Q/4Q總出貨量預估36萬/44萬輛,下半年銷量環比增40%(全年預測137-140萬輛)。
- 出口增長:
- 3Q月均出口4.4萬輛,4Q創歷史新高;全年出口占比有望突破30%。
- 季度目標:
- 短期季節性影響
- 7月底車企高溫假或致行業批發量環比微降,但GWM零售與出口預計持平或正增長,8-9月加速恢復。
四、現金流與運營效率
- 應付账款天數改善:1H25應付账款周轉天數70天,目標壓縮至60天,供應鏈管理優化。
- 現金流健康:支持大規模新品研發與渠道擴張。
1. 事件摘要:2025年7月18日SAMR監管干預
- 核心事實: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SAMR)於7月18日收盤後約談三大外賣平台(餓了麼、美團、京東),要求整改「過度促銷行為」(如高額補貼),推動理性競爭。監管目標是建立「用戶-商戶-騎手-平台」共贏的健康生態,支持餐飲業可持續發展。
- 監管背景延伸:此為2025年第二次約談(5月首次聚焦「平台經濟健康發展」),本次特別強調餐飲服務業可持續性,反映政策精準化——中國餐飲業佔GDP 5%、從業者超3,000萬人,中小商户(SME)盈利惡化已成監管痛點(H1行業利潤率下滑15%)。
- 市場反應:消息發布後美股時段,美團、京東、阿里ADR股價上漲3-5%,顯示投資者對競爭緩和持樂觀預期。
2. 干預動機與兩次約談差異分析
維度 | 5月約談 | 7月約談 |
---|---|---|
監管重心 | 平台經濟整體秩序 | 餐飲業結構性問題 |
針對問題 | 市場份額爭奪 | 補貼衍生四大負面外溢效應 |
政策目標 | 防止壟斷 | SME保護與行業可持續性 |
四大負面效應詳解:
- 堂食客源流失:外賣補貼蠶食實體店客流(如茶飲外賣訂單增30%,堂食降12%)。
- 行業利潤侵蝕:外賣ASP(平均售價)低於堂食10-15%,且商户需分攤補貼成本(中小餐企承受力弱)。
- 資源浪費加劇:衝單量引發過度包裝、食物浪費(業界估算補貼訂單浪費率達8%)。
- 消費者低價預期固化:長期或致行業通縮(如現制茶飲均價已降至15元區間)。
3. 短期影響:促銷趨向精細化,競爭存續
- 補貼策略轉型:
- 直接免單 → 階梯式滿減券(如滿40減15)。
- 品類擴容:從飲品補貼延伸至輕食/零食(減輕正餐商家壓力)。
- 平台動機不變:
- 阿里/京東視外賣為電商流量入口(累計投入200-300億人民幣)。
- 美團需防禦即時零售份額(競品切入3C、快消品類)。
- 盈利預期修正:H2補貼效率提升,行業利潤損害或低於預期(原估美團OPM降3-5ppt)。
4. 長期結構性變化
- 餐飲業集中度提升:
- 連鎖品牌憑藉規模優勢獲更大補貼傾斜(市佔率年增8%)。
- SME倒閉潮加劇 → 平台整體抽佣率(take rate)承壓(中小商家原貢獻高3-5ppt佣金)。
- 商業模式重構:
維度 過去模式 監管下新常態 定價權 速度優先高溢價 性價比敏感度提升 UE(單位經濟) OP/GTV 8-10% 預期降至5-7% 履約成本 1小時配送常態化 分層配送體系建設中 - 騎手保障升級:美團7/17宣布全國推行騎手養老保險補貼,或成行業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