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
晶片
Tasty Money 2021-10-28直播
Tasty Money 節目重溫【Tasty Money Live 2021-10-28】
大市波幅細 打逆境防守戰 留意乳業股澳優 瑞銀卓素華:成龍「魔咒」 快手穩陣熊65288 TASTY MONEY Live | 港股財經直播 | 即市分析
逢星期一至五港... 晶片荒的問題解決左, Q4產力會漸漸緩和
01:06:33 AMD搶INTEL MARKET SHARE, 今年業績期好多野睇到, 市場炒滯脹問題會漸減退
01...
20211026晨讀
A股分析行情回顧
25日,指數探底回升走勢。兩市個股漲多跌少,漲幅大於7%個股161只,跌幅大於7%個股20只,兩市成交額合計10148億元。 上證和上證50則探底反彈。上方繼續注意3645壓力能否帶量突破。創業板指上方注意3390壓力。
... 晶片供給最黑暗的時期已經過去,未來會持續改善。但想完全解除...
中軟國際(354):聚焦數位化轉型的浪潮 目標全球10大
SaaS華為開發者大會將在10月22日開始舉辦,相比去年推遲了一個多月。每次華為有大動作,港股中的中軟國際都會有一波炒作。近期中軟國際動作頻頻,不單完成配售1.62億股,還成功舉辦首屆中軟國際雲服務大會。在此跟大家探討中軟國際公司部署,公司CEO又... 晶片的佈局,有望實現軟硬化一體打通。 眾所周知,中軟國際伴著華為成長,現時超過5成的營收來自華為相關業務,每次華為的發佈會中軟國際都有一波炒作空間。
定立1...
20211020晨讀
A股分析行情回顧
19日,A股三大指數開盤漲跌不一,隨後反覆震盪向上,午後延續高位震盪。兩市個股漲跌互半,漲幅大於7%個股123只,跌幅大於7%個股10只,兩市成交額合計9733億元。 上證向上突破下降通道上軌壓力2580點的壓制,保守分析... 晶片短缺的影響還比較明顯,但是綜合各種意向看,預計四季度相比三季度會有所緩解。 12、中汽協:2021年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82.1萬輛,環比增長16.7...
20211019港股覆盤-小米2024量產汽車
港股分析昨晚美股先跌後升,中概股造好。恒指高開62點,報25471點,9點45分後,港股造好持續上漲,恒指最高見25808點。午後,港股在高位企穩,恒指收市報25787點,升377點,成交1205億。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指出,預估Apple... 晶片。阿里(9988)升1.17%,收市報164.8元。ATMXJ今日全漲,京東(9618)及美團(3690)升超過1%,騰訊(700)微升0.4%。 蘋果在...
特斯拉王者歸來 銷量數據引領業新行情
投資專欄最近,特斯拉汽車公佈2021年第三季度交付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共交付電動車241300輛,數據創特斯拉季度新高。早前電影「大賣空」主角原型Michael Burry高調放空特斯拉,已經宣佈舉白旗,已經放棄看空特斯拉。特斯拉王者歸來,... 晶片供給改善會有更好的預期,車市產銷會迎來更大改善。 由9月的批發銷量大幅增加,也是可以說...
Tasty United 2021-10-15直播
Tasty United 節目重溫【Tasty United Live 2021-10-15】
恒指新五浪升勢 劍指25800點
陰謀L:晶片明年過剩?工業股反撲 逢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時段03:30pm-04:30pm
主持: #晉佳 #Benny 00:... 晶片明年過剩?工業股反撲 逢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時段03:30pm-04:30pm
主持: #晉佳 #Benny 00:00 live start
2...
20211015複盤----等右側突破
A股分析15日,A股早盤低開高走,午後高位橫盤窄幅震盪。兩市板塊與個股都是跌多漲少,個股漲跌比約1:3,漲幅大於7%個股78只,跌幅大於7%個股62只,兩市成交額合計9891億元,連續1周在萬億下方。截至收盤,滬指漲0.4%報3572.37點,深成... 晶片、華為海思、第三代半導體等爲代表的科技股活躍,表現亮眼,煤炭概念持續升溫,教育、醫美、大消費板塊全天萎靡走弱。 技術上,上證今天最高摸到3578點,剛好在...
20211015午盤解讀
A股分析15日,指數早盤低開高走,權重股主導市場,權重股寧德時代一度漲超8%。兩市個股跌多漲少,漲跌比1:2,兩市半日成交額合計6320億元。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0.29%,深證成指漲0.50%,創業板指漲1.74%,上證50跌0.52%。 ... 晶片漲幅居前,煤炭概念、數字貨幣、雲辦公等多板塊表現活躍,受種業振興方案有望實施影響,種植業與林業早盤沖高後回落,醫美、教育板塊走弱。 指數短期震盪模式,漲跌...
酷派集團目標三年進入第一梯隊
個股新聞近日,酷派集團股價的連續暴漲,又對外釋放的多個融資計畫和人才加盟資訊,這個國內手機品牌在市面上很難見到了,現正開始起死回生中。酷派能否重新上路,追趕當年的華為與聯想呢?
重修的王者
2003年,酷派推出中國第一部智能手機,2005年又推... 晶片短缺,囤貨、投機行為盛行。然而,需求端的增長不及預期,今年中國手機還將持續萎縮。這種供需之間的落差,可能會帶來供應鏈波動風險。在這一背景下,酷派輕裝上陣,擁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