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6日),連鎖甜品店許留山遭高等法院頒下清盤令。這一間跨越半世紀的甜品店可能將絕跡香港,大家一起回顧許留山歷史。

許留山不是賣甜品?
許留山的創辦人為許慈玉,以其父名字——許留山開辦涼茶生意。在上世紀60年代初,許慈玉在元朗街道用手推車賣許留山涼茶及龜苓膏。1970年度,許留山在元朗炮仗坊有了第一個舖位,作涼茶舖,粉絲多數俗稱「老舖」。可能單靠涼茶及龜苓膏,客群有局限,許慈玉後人們於80年度開始進行革新,兼售一些甜品、小食,例如椰汁、糖不甩、蘿蔔糕等……
芒果甜品時代

在80年代,許留山依然離不開涼茶舖的形象,直至1992年首創芒果西米撈。芒果西米撈為香港帶來鮮果甜品的熱潮,亦令許留山和芒果劃上等號。到2000年,更是踏入許留山的黃金時代,開創了在當時全新的消費模式——「邊走邊喝」,無法香港、內地還是海外都有不少支持者。在Twins的《友誼第一》中都有一句「讓我們結伴探訪許留山」,反映許留山在港人的地位。
時代的眼淚……

頂峰時期的許留山,除了本港有逾40間分店,亦在內地、東南亞等地有開設分店,合共近300家。2015年,更獲煌天國際以5.24億元人民幣收購,後者不久亦提出上市申請,惟許留山那時已轉盈為虧,除稅後的虧損金額為825.86萬港元。
許留山到今日,面對同類型的甜品店已經沒有競爭力,年輕人「邊走邊喝」亦傾向選擇珍珠奶茶等手搖飲品。2019年開始的新冠疫情更是一條導火線,令它一蹶不振。早前,許留山食品製造有限公司以書面回覆債權人,坦言無力償還債務或與債權人和解,故不反對清盤呈請。這一間跨越半世紀的甜品店可能將絕跡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