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交易核心資訊
| 項目 | 詳情 |
|---|---|
| 收購標的 | 雲之家(Cloudhub)62.764%股權 |
| 賣方 | 疊創控股(Diechuang Holdings)(金蝶董事會主席徐少春持股99%) |
| 對價與支付 | 現金約6,800萬元人民幣,於交易完成後15個工作日內支付 |
| 交易性質 | 關聯交易(因徐少春控股賣方公司) |
| 交易後股權結構 | 金蝶持股比例從7.5373%升至70.3013%,雲之家成為金蝶子公司 |
二、估值與財務數據
- 估值邏輯
- 企業價值/銷售額(EV/Sales)法
- 100%股權估值約1.09億元人民幣(基於雲之家負債約2.06億元調整後)
- 市銷率(P/S)≈1倍(參照過去12個月營收)
- 近期業績
- 2025年1-4月淨利潤:470萬元人民幣(扭虧為盈關鍵節點)
三、戰略意圖解讀
(1)AI First戰略升級
- 統一AI入口:整合雲之家協同辦公產品,構建金蝶全域AI能力門戶,強化智能工作流與企業數據閉環。
- 技術協同:雲之家在協同場景的AI應用(如智能會議、文檔處理)將補強金蝶ERP、HRM等核心產品的智能化交互層。
(2)SaaS生態強化
- 產品矩陣完善:雲之家填補「協同辦公」空白,與金蝶雲·星空/蒼穹形成「管理+協作」一體化解決方案,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需求。
- 訂閱模式深化:推動客戶從傳統許可制轉向SaaS訂閱,提升長期收入穩定性(雲之家純SaaS模式契合戰略)。
(3)歷史糾偏與價值重估
- 2016年出售背景:雲之家持續虧損,金蝶剝離以優化報表(85%股權售出)。
- 2019年回購終止:因估值過高(高於2016年)且未盈利,交易放棄。
- 2025年收購動因:扭虧為盈(2025年盈利)+ 低估值窗口(1倍P/S顯著低於SaaS行業均值),實現低成本戰略回收。
四、潛在影響與挑戰
- 機會:
- 短期內提升金蝶雲業務收入規模,增強資本市場對AI戰略的信心。
- 透過協同辦公入口引流,交叉銷售金蝶高毛利產品(如ERP、供應鏈管理)。
- 風險:
- 整合難度:獨立運營的雲之家需與金蝶技術棧、數據體系深度融合,組織與文化磨合成本存疑。
- 持續盈利壓力:協同辦公賽道競爭激烈(釘釘/企業微信),需持續投入以維持差異化。

一、核心運營亮點(2025年第三季)
- 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
- 中國工廠:當季至今達~87%(年增↑~2ppt,季增↑~3ppt)
- 美國一期工廠:維持**~80%**高位運行
- 美國二期工廠:投產順利,預計2025下半年利用率~40%
- 成本優化:海運成本年比顯著下降,支撐毛利率改善
- 中國新產能投放進度
- 福清/合肥工廠:
- 8月底:投產100萬套產能
- 9月中:新增100萬套(當前已落地)
- 11月計劃:再投400萬套 → 快速擴張但衝擊有限
- 福清/合肥工廠:
二、產品結構與定價驅動ASP增長
三大ASP提升動力
| 市場區域 | 驅動因素 | 具體表現 |
|---|---|---|
| 中國 | 功能化產品滲透加速 | 全景天幕、鍍膜玻璃、調光玻璃需求上升 |
| 歐洲 | 電動車訂單轉化高附加值產品 | 高端配套佔比提升 |
| 美國 | 價格傳導機制生效 | 後市場提價覆蓋關稅成本; 本土OEM產品ASP年增↑3-5% |
關鍵判斷:產品結構升級+主動提價 → ASP增長趨勢明確
三、利潤率擴張路徑
- 美國工廠盈利突破
- 2025年第二季表現:營業利潤率17.6% → 淨利率13%
- 短期目標:淨利率提升至15%
- 支撐因素:一期高利用率+二期爬坡+美國市場提價
- 中國成本控制優勢
- 新產能快速釋放 → 規模化效應緩衝初期成本
- 海運成本下降+高端產品佔比提升 → 毛利率雙引擎改善
四、估值調整:目標價↑28%至HK$95,維持「買入」
關鍵假設:
-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維持10.4%
- 美國工廠淨利率15%目標達成 → 貢獻長期現金流
五、投資觀點總結
- 增長確定性:產能利用率+ASP+成本優化形成三重驅動,毛利率擴張路徑清晰。
- 美國戰略成果:本土化生產化解關稅壓力,盈利模型驗證成功(營業利潤率17.6%→目標淨利率15%)。
- 估值空間:當前目標價對應約13%上行空間(基於HK$95 vs 現價),盈利預測仍有上修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