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時候,第二輪高值耗材集采落實,價格沒有預期中的「跳樓價」。靴子落地後,一眾的醫療器械板塊集體升了一波。集采常態化大環境倒逼器械企業加大自主創新,提升產品技術壁壘及核心競爭力。國產醫療器械有望憑藉高的性價比實現國產替代。近期,大家尋找盈喜股炒得不亦樂乎,在幾隻醫療器械股中康基醫療增長快,超高毛利率見稱,去年疫情下仍保持增長,相信也有機會盈喜。小編在此跟大家一齊探討康基醫療的投資價值。
MISIA 微創外科手術器械龍頭
康基醫療是中國最大的國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平台,由創始人鐘鳴先生和申屠女士於04年8月成立杭州康基而開始業務。

2019 年中國的MISIA市場規模為185億人民幣,2015-2019 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7.8%,預計2024年將達408億市場。康基醫療是國內廠商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廠商中排名第四,市場佔有率為2.7%。
這些器械主要用於婦產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以及胸外科等外科專科領域。目前在中國註冊了41種第一類、13種第二類及8種第三類醫療器械。公司提供一次性和重複性產品,約86%收入來自一次性產品包括一次性套管穿刺器、高分子結紮夾、一次性電凝鉗等。
中國MISIA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需遵守嚴格註冊標準,注冊證書也須每五年續新,所以MISIA開發商需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獲取和維護生產許可證,並遵守GMP要求和其他各種我國法規。因此,進入MISIA市場門檻也是比較高。
康基醫療擁有中國同行業中最齊全的產品管線,而且通過和頂尖專家及臨床醫生緊密溝通,所以產品能夠快速完善及優化。
多隻產品國內第一 超聲切割刀未來動力
醫療器械股我們首先都看看他們的產品結構,未來增長動力如何,市場佔有率如何?康基是國內廠商第一名,當然有其獨特的優勢,在此為大家探討一下。
一次性穿刺器-國內最全面
小編先看看康基的核心產品是一次性穿刺器,從去年年報看佔公司收入4成多。一次性穿刺器在微創外科手術中的作用為經皮穿刺入腹壁或者胸部,為內窺鏡或者其他手術器械形成進入通道。

康基提供了全面的一次性穿刺器,用以滿足不同的微創外科手術需求,產品為浙江省藥監局註冊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灼識諮詢數據顯示,在國內公司中,公司擁有最全面的一次性套管穿刺器產品組合。因此,康基能滿足不同手術的多種要求,為醫院提供全面性的產品選擇。
2019 年中國一次性套管穿刺器銷量為1840 萬個,預測2024年增至5780萬個,市場約50.9億元,如果按數量計康基是市場第一,佔比約19.1%。
由此可見,康基在一次性穿刺器上有優勢,隨著未來市場擴大,業績會穩步上升。
高分子結紮夾-國內第一家
高分子結紮夾是康基第二大營收的產品,此產品在微創外科手術中用於血管及其他管狀組織結構快速結紮。這是由先進的高分子材料製成,有高相容性以及穩定性。這材料是射線可穿透性,因為不會干擾患者做其他CT及MRI等檢查。

高分子結紮夾是中國第三類醫療器械,需要國家藥監批準,康基在2013年已經獲批,是中國第一家公司。
高分子結紮夾按2019年銷量來看,國產已經達62.5%,預計國產替代空間仍在。康基在這產品的市場份額為13%,是國產品牌的第一名。
皇牌產品-超聲切割止血刀上市
去年疫情影響,導致康基的新產品的註冊審批延期,到了第四季才取得超聲切割止血刀的取可。中國超聲切割止血刀早期都是國際品牌,近年來國內廠量迎頭趕上。

2019年,中國國產超聲切割止血刀系統按銷量計約26.8%。灼識資詢數據研究,到了2024年國產的將會增至53%,市場規模也會達到59.7億元。
預計中國的一次性超聲切割止血刀一次性刀頭將迎來快速增長階段,一般的價格在1000-1500元,但是美國品牌強生的超聲刀單價達6000-7000元。隨著醫保報銷額度等政策,限制了醫院使用國外產品,會加速國產替代。
未來參與手術機器人行業
除超聲切割止血刀獲得批準外,4K高清內窺鏡攝像系統的註冊也獲得批準。康基在今年1月康基香港等投資者與精鋒醫療訂立投資協議,康基香港同意於其B輪融資投資人民幣8000萬元以認購精鋒醫療經擴大註冊股本約2.03%。
精鋒醫療專注於發展用於中國腹腔鏡手術的手術機器人產品及器械,此為正在快速發展的行業。精鋒醫療的核心管理團隊具有與器械、電子器材、人工智慧、材料科學及醫療成像相關的跨學科背景,亦於相關產品開發及業務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
這個投資讓康基洞察手術機器人行業技術發展、臨床應用及回饋以及監管環境最新趨勢的機會,未來或能有更廣泛及深入的合作。
政策利好國產替代
康基跟大部分醫療器械股一樣,因為集采影響,市場害怕出現去年的「跳樓價」,股價紛紛下跌至低水準。
6月,第二輪耗材集采激烈程度比大家想像中大幅下降,因此醫療器械股價迎來久違的大漲。此次公告中除採購品類的簡化外,具體根據醫療機構採購需求、企業供應能力、產品材質3個條件,形成A、B兩組。
規則針對A組企業有所傾斜,如果A組產品未按規則一中選,但產品價格不高於B組最高擬中選價格,A組企業產品仍擬中選。國家的目的好明顯的想扶持本土某些龍頭企業,讓其得標,做大做強可以跟國外企抗衡。
採購國產設備全額退稅 大批醫院落地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修訂發佈《研發機構採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管理辦法》的公告,採購國產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稅。

早在「十四五」規劃實施方案已出台,明確指出推動臨床科研成果轉化,加快解決一批藥品、醫療設備、疫苗、醫學數據等領域「卡脖子」問題,提升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醫學科研平台設施和裝備水準。
7月1日,國家發改委網站掛出四部門制定的《「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指出到了2025年,基本建成體系完整、佈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務。省、市、縣級疾控機構單個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額分別 不超過2億元、5000萬元、1000萬元。
這也意味了未來五年,大批醫療建設項目將落地,醫療設備以及器材市場迎來千億市場缺口。在國產和進口設備正面較量之時,政策上的扶持能幫助國產設備加速專案突破,引導市場轉向,調控市場力量以促進國產醫療設備企業的有機整合和技術提升,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結語
去年疫情下,康基全年收入仍然有增長,毛利進一步創新高,利潤2.5億元,同比增21.2%,表現絶對強勁。康基醫療是中國最大的國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的龍頭,國家支持國產替代,還提供全額退稅優惠。未來五年大批醫療建設落地,無論醫療設備或器材迎來新的機會。康基上市時引入7大基石,包括富达投资、贝莱德基金、清池资本、高瓴资本等。上市價為13.88元,現價買入比高瓴價還低,十分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