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股較少受累 安踏候83元以下吸

大市連日反彈,資金流向較不受影響的內需股。安踏(02020)作為內地體育用品龍頭企業,半日收報88.2元,上升3%,暫受制50天線,我考慮回落至83元以下分注買入。

先講結論:安踏(02020)作為內地體育用品龍頭企業,較少受到關稅的影響,早前急跌,有被殺錯之嫌。安踏現價只有14.7倍PE,並不貴,如回落至83元吸納就更吸引,短線上望90.5元,中線有機會重上100元大關,長線跟大摩上望117元,跌破75元止蝕。

安踏剛公布第一季度經營業績,業務繼續保持增長,主品牌和FILA品牌的零售金額均實現高單位數的增幅。其中,安踏主品牌的電商渠道增長低雙位數,庫銷比維持在5%以下,折扣率約為72折;FILA品牌則在多個細分市場中表現出色,尤其是潮牌和兒童系列分別實現了中雙位數和低雙位數的增長。此外,其他品牌如迪桑特、可隆和MAIA也保持了高速增長,增幅分別為60%、100%和30%。

收購德國互外品牌Jack Wolfskin

安踏宣布以2.9億美元收購德國戶外品牌Jack Wolfskin,此舉符合其“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發展戰略。Jack Wolfskin以其卓越的功能性產品和可持續技術聞名,主要市場分布在歐洲和中國。盡管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但此次收購將幫助安踏進一步拓展戶外運動板塊,完善品牌矩陣,並從高端市場延伸至大眾市場。整合後,雙方有望在供應鏈、產品研發和零售運營等方面實現協同效應,同時增強安踏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估值吸引候低吸納

基於安踏當前的業務表現及戰略部署,第一上海維持對其“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定為113.28港元,相當於2025年22倍PE。分析師認為,安踏堅持“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發展策略,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並搶占市場份額。目前公司估值具有吸引力,約為2025年16.3倍PE。然而,宏觀經濟變化、行業競爭加劇以及旗下品牌表現不及預期等風險因素仍需關注。

第一上海預期,安踏2025年的收入達到784.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34.7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6%。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穩定在62.2%和17.2%左右。此外,公司現金流狀況良好,期末持有現金預計將增至173.76億元人民幣,為未來的擴張和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大摩籲增持 目標117元

摩根士丹利發佈研報稱,安踏以2.9億美元收購Jack Wolfskin 100%的股本權益,這一交易將在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完成。對於Jack Wolfskin 2025財年的指引是銷售額3.25億歐元(下同),經調整EBITDA爲1200萬歐元(上半年為虧損1800萬元,下半年為盈利3000萬元)。2025年Jack Wolfskin對安踏的貢獻取決於交易的時間,預計會有一次性費用。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對Jack Wolfskin業務的影響微乎其微,該公司主要專注歐洲和中國市場,沒有向美國市場擴張的計劃。基於上述因素,對安踏體育維持117港元的目標價以及「增持」評級。

國信證券認為,安踏在多品牌全球化運營下,持續好於行業的表現。2025 年以來,運動消費呈現較好的增長勢頭,安踏一季度流水增速好於市場預期,同時在併購方面再下一城,進一步加大高景氣戶外賽道佈局。中長期,安踏集團憑藉在中國市場多層級的品牌矩陣和全球市場多品牌的佈局,有望持續增強在全球運動市場的競爭力,因此維持盈利預測,預計2025-2027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4.8/154.6/170.0 億元,可比口徑的利潤增長分別為13.0%/14.7%/10.0%。近期股價跟隨港股回調但基本面出色,促內需+利好體育消費的政策驅動下有望進一步受益。國信維持安踏113-118 港元合理估值區間,對應2025PE22-23X,維持「優於大市」評級。

建銀國際發表報告,維持安踏體育(02020.HK)「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由107元下調至104元。同時2025/2026將財政年度利潤預測分別下調3%及2%,以反映較低的政府補助及收購成本。

野村將安踏2025至2027財年正常化盈利預測下調7%至9%,銷售預測基本保持不變,以反映對安踏利潤率趨勢的擔憂。因此,該行將安踏目標價由131.3元下調至121.8元,維持「買入」評級。並指安踏仍是該行在行業內的首選。

總結而言,安踏作為內地體育用品龍頭企業,較少受到關稅的影響,預期今年繼續保持增長。安踏現價只有14.7倍PE,並不貴,如回落至83元吸納就更吸引,短線上望90.5元,中線有機會重上100元大關,長線跟大摩上望117元,跌破75元止蝕。

 

Disclaimer © 2025 TASTY MONEY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相關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和結構性產品如窩輪、牛熊證之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本金,請自行注意風險。

訂閱及追蹤 Tasty Money 財經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的最新動向
https://www.tastymoney.hk/subscribe/